[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核燃料棒涡流检测的涡流探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9140.6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4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正;顾楠;程曦;许小兵;叶春;谢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12 | 分类号: | G21C1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燃料 涡流 检测 探头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核燃料棒涡流检测的涡流探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滑槽;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通过螺柱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安装块可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滑槽垂直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通过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第一法兰,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与所述安装块连接,所述第一法兰可绕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转动,所述第一法兰的密封面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块;涡流检测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法兰的密封面内,用于对待检测核燃料棒进行涡流检测。利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可以有效提高所述涡流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燃料棒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燃料棒涡流检测的涡流探头装置。
背景技术
核反应堆运转期间,核燃料棒上会沉积氧化物,沉积的氧化物层一旦超过一定厚度,就会严重影响燃料组件的正常使用,需要更换核燃料棒。因此,准确地检测出核燃料棒沉积的氧化物的厚度,从而及时更换核燃料棒,对于保证核燃料组件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
涡流检测法是检测核燃料棒氧化物厚度的常用方法,涡流检测法主要是通过涡流检测器使核燃料棒产生涡流,通过检测涡流的提离值,推算出氧化物的厚度。因此,涡流检测器与核燃料棒的相对位置,对于核燃料棒氧化物厚度的检测准确度存在较大影响,确定出涡流检测器的最佳检测位置,对实现准确的检测十分重要。
现有的检测装置,一般是将涡流检测器固定在扫查装置上,在扫查装置的推动下靠近核燃料棒进行涡流检测。受核燃料棒周围空间的限制,现有技术中的涡流检测器往往无法定位到最佳检测位置,导致检测准确度较低,影响核燃料组件的正常使用。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受核燃料棒周围空间的限制,现有的涡流检测装置往往无法定位到最佳检测位置,导致检测准确度较低,影响核燃料组件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核燃料棒涡流检测的涡流探头装置,以有效调节涡流检测元件与核燃料棒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获得最佳检测位置,提高检测准确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核燃料棒涡流检测的涡流探头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核燃料棒涡流检测的涡流探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滑槽;
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通过螺柱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安装块可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滑槽垂直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通过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第一法兰,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与所述安装块连接,所述第一法兰可绕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转动,所述第一法兰的密封面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块;
涡流检测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法兰的密封面内,用于对待检测核燃料棒进行涡流检测。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法兰,通过固定管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的支撑块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法兰,所述第二法兰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法兰的开口相匹配,所述第二法兰可在所述固定管上绕所述固定管的轴线旋转,所述涡流检测元件贯穿所述第二法兰;
所述第二法兰的密封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用于接触所述待检测核燃料棒,用于辅助确定所述涡流检测元件与所述待检测核燃料棒的相对位置。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弹簧和第四限位弹簧。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法兰延伸出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通过第五限位弹簧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第二挡板通过第六限位弹簧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中设置有限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9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