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数据中心的装置与位置确定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9230.5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3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徐协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数据中心 装置 位置 确定 系统 方法 | ||
用于数据中心的装置与位置确定系统和方法。前述系统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插槽的支撑框架。一识别标签位于前述支撑框架附近。前述识别标签对应于插槽的位置。一装置安装在至少一个插槽中。一图像传感器耦接至前述装置并捕获识别标签的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数据中心(data center)的装置识别与定位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的观点涉及使用附接至装置的图像传感器以获得并传递机架式装置(rack mounteddevice)在数据中心的物理位置。
背景技术
云端运算应用的出现增加了数据中心的离站(off-site)安装的需求,藉由远端连接的计算机装置使用者,数据中心存储数据并执行应用存取。这样的数据中心通常具有大量的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装置来存储与管理数据,从而可让远端计算机使用者以便利的方式使用。一般而言,数据中心具有带有电源和通信连接的物理机架结构。机架排列成数据中心的一或数个房间(room)。每一个机架包含具有垂直于插槽(slot)方向的框架,其可承载多个装置,例如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装置。在现代的数据中心常使用这种堆迭有许多此类装置的机架结构。例如,一些数据中心拥有成千上万的服务器与附加的存储装置和网络交换机。因此,典型的数据中心可包含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个装置在数百或数千个独立的机架中。数据中心通常在控制中心设有管理系统,以监控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达到管理的目的,管理员希望得到在机架中的装置的位置与在数据中心的机架的位置的瞬时信息。当数据中心建立起来时、或当更换设备时、或当新的设备机架被添加到数据中心时,这些信息的获取与记录是需要的。
对此机架中的特定设备的位置的了解以对数据中心的设备作监视、维护、故障排除与更换是必需的。安装前数设备时,必须记录设备的位置,以备将来参考。目前用于识别设备与相应机架位置的方法包括手动检查、电缆路由(Cable routing)或硬件ID。当数据中心人员安装了新的设备或新的机架时,必须采用前述的其中一种方法。
由于现代数据中心的庞大规模,这些现有方法中的每一种都存在问题。传统手动检查和记录机架插槽的标签是麻烦的,因为这些信息物理地以标签的形式在设备的位置,但必须由使用诸如条码读取器的单独设备的人员来记录,然后转换为用于在控制站稍后存取的数据格式。安装人员必须花时间找到正确的标签且记录设备,并使信息输入到电子装置(如平板计算机)中,甚至藉由手动将信息输入到已安装的每一个机架上。这样的操作容易产生人为错误,或甚至产生忘记记录某些已安装的设备的情形。
电缆路由需要通过启动插入至设备的端口(port)的交换机来识别设备。这是一个耗时的过程,也容易受到人为错误的影响。硬件ID需要安装于机架中的一或多个背板(backplane boards)以具有微控制器或专用电路和连接器。微控制器或电路将通过连接器使机架的位置ID(location identification,位置识别或位置辨识)报告给插入的识别设备。然而,这些背板和具有此连接器的设备,与当前标准设计的机架与装置不相容,并且需要额外的成本。此外,在确定位置之前,硬件ID和电缆路由皆需要在机架中的设备来供电,从而增加额外的安装时间。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地记录在数据中心的设备与机架的位置的系统。还需要一种允许新安装在机架上的设备的位置信息自动记录和传输到远端位置的系统。还需要一种用于在安装期间将设备的识别和位置信息记录在数据中心中的有效机构,此数据中心可在已安装的设备供电时自动执行。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示例为一种在设备机架中记录装置位置的位置确定系统。此系统包含一机架框架,其具有至少一个插槽与在其附近的标签,且前述标签对应于插槽的位置。一装置安装在至少一个插槽中。一图像传感器连接到前述装置。图像传感器捕获前述标签的图像。
另一示例为一种远端地对设备机架中的装置的位置确定方法。一标签附在机架上的插槽附近。前述标签包含插槽的位置信息。一装置安装在插槽中。藉由图像传感器捕获标签的图像。前述标签的图像被发送到装置中的一管理控制器。基于前述图像来确定插槽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9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