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e‑M/CNTs脱硝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9255.5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曲振平;唐晨;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81 | 分类号: | B01J23/881;B01J23/888;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e cnts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选择性 催化 还原 氧化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催化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Fe-M/CNTs脱硝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技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煤电厂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其在大气中的转化会造成雾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威胁人体健康。在众多氮氧化物去除技术中,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NH3-SCR)技术具有脱硝效率高,二次污染小,反应能效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因为可以有效避免高浓度硫氧化物与粉尘的冲击、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低灰段的布控方式被越来越多地采用,这要求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中低温活性,并且具备抗烟气中低浓度硫氧化物和水汽冲击能力。商业上应用广泛的V2O5-WO3(MoO3)/TiO2类催化剂中低温催化效果不理想,且V2O5具有一定生物毒性,因此,开发具有良好中低温脱硝效果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成为研究热点。
铁氧化物一直是SCR催化剂研究领域比较受关注较的一类催化活性中心,其来源广泛,绿色低廉,但是在中低温区间段内催化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为了满足现阶段对于中低温SCR催化剂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助剂来提升铁基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同时也将目光聚焦于新型催化剂载体的应用。其中,具有高度有序的一维中空管状结构的“超级纤维”碳纳米管(CNTs)备受关注。碳纳米管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特殊的卷曲结构使其表面存在较多的电子移动,并具有一定的限域效应,这些性质均有利于促进活性中心位点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催化反应过程的进行。Qu等采用有机溶剂沉淀和浸渍法制备的Fe2O3/CNTs催化剂(CN103506121A;Zhenping Qu,Lei Miao,et al. Chem.Commun.2015,51:956-958)表现出了良好的低温催化活性:225-300℃具有90%以上的NOx转化率,但是该催化剂在抗SO2冲击能力不佳,可操作温度窗口较窄。向催化剂中加入一定的助剂可以有效改善催化剂表面性质,其中钼氧化物(MoOx)和钨氧化物(WOx)对调节催化剂结构,增强催化剂表面的化学性质十分有效。Hongliang Zhang等人(Hongliang Zhang,Changjin Tang,et al.Micropor. Mesopor.Mat.2012,151,44–55)将MoOx掺杂于Fe/SBA-15催化剂表面,发现 Mo的加入对催化剂形成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十分有利,但是该脱硝催化剂效率较低,400℃仅达到60%的NOx转化率;Jixing Liu等(Jixing Liu,et al.Appl.Catal. B:Environ.2016)将MoOx掺杂到Fe/Beta催化剂中,并加入了一定量CeO2制备了具有核壳形貌的MoFe/Beta@CeO2催化剂,在250-500℃具有90%以上的脱硝效率,N2选择性达90%以上;但是其制备过程复杂,并且需要使用有机溶剂,易造成污染,而且这种核壳结构稳定性差、易坍塌。也有研究采用钨氧化物(WOx) 对铁基催化剂进行修饰调控,HuiWang等(Hui Wang,Qu Zhenping,et al.Environ. Sci.&Techno.2016,50,13511-13519)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得到热稳定性高的铁-钨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250-400℃具有90%以上的脱硝效率与N2选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9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调压器快速切换开关
- 下一篇:一种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