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轨核伤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0228.X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4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苏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0 | 分类号: | G01N33/20;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炼和检测分析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钢轨核伤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线路上对钢轨使用条件日益苛刻,钢轨出现早期疲劳伤损的时间与数量逐渐增多,不仅危害着线路上火车的运行,还对后期工务段保养等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与成本。关于钢轨核伤的检测都聚焦于在线探伤探测,目的在于及时准确的发现钢轨的可能核伤,及时进行修补或者更换,避免核伤危害。
目前,对于已经发现核伤的试样,并没有给出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轨核伤的检测方法,能够找出钢轨核伤的原因,对日后的生产提出参考,尽可能避免由于自身的缺陷导致的钢轨核伤。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轨核伤的检测方法,包括:
钢轨的破样;利用力学压力机,在标记有核伤的部位将核伤试样压断,观察核伤形貌;
电镜扫描;对破开后的断口形貌进行局部电镜扫描,断定是否为夹杂物引起的核伤,并且分析夹杂物的组成成分;
金相分析;对破开后的核伤试样进行金相组织观测,判断其夹杂物的分类、夹杂物的大小、夹杂物的数量,以及组织是否异常;
硬度梯度分析,验证核伤的形成原因是否由于硬度梯度所造成。
进一步:使用超声波探伤定位,探伤单晶多角度探头检测钢轨,发现核伤并报警后,使用镜面对报警的反射面进行表面检查,排除外部影响因素,判断核伤的位置。
进一步:确定位置后将轨头切下,核伤位置处轨底开3mm的槽。
进一步:核伤形貌分为黑核和白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效果包括:
1、本发明通过有效科学的分析,找出钢轨核伤的原因,对日后的生产提出参考,尽可能避免由于自身的缺陷导致的钢轨核伤,减少使用方的困扰,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2、本发明能够清楚地分析核伤产生原因,为优化生产工艺的优化给出优化方向,指导在生产中尽可能避免因自身的缺陷导致钢轨伤损的诱因,从而节约生产成本,改善钢轨内部的夹杂物也有利于提高钢轨的成材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夹杂物1的电镜扫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夹杂物1的能谱图;
图3是本发明中夹杂物2的电镜扫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夹杂物2的能谱图。
图5是本发明中试样1的电镜扫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夹试样1的能谱图;
图7是本发明中试样1夹杂物分析图;
图8是本发明中试样2夹杂物分析图;
图9是本发明中试样1和试样2的核伤样洛氏硬度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示例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钢轨核伤的检测方法是基于这些准确定位核伤的手段基础上,对其进行后续的破开与分析。采取破样、扫描电镜、金相组织、硬度梯度四个检测手段,全方位地分析核伤试样,最后给出形成核伤的原因。
步骤1:钢轨的破样;
使用超声波探伤定位。探伤单晶多角度探头检测钢轨,发现核伤并报警后,使用镜面对报警的反射面进行表面检查,排除外部影响因素,判断核伤的位置。确定位置后将轨头切下,核伤位置处轨底开3mm的槽。
利用力学压力机,在标记有核伤的部位将核伤试样压断,观察核伤形貌,初步判定核伤的形成原因。此时压断核伤试样如果有核伤,会呈现出核伤的基本形貌,典型的核伤形貌分为黑核和白核。
如图1所述,是本发明中夹杂物1的电镜扫描图;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中夹杂物1的能谱图。
步骤2:电镜扫描;
对破开后的断口形貌进行准确细致的局部电镜扫描,初步断定是否为夹杂物引起的核伤,并且分析夹杂物的组成成分。
步骤3:金相分析;
对破开后的核伤试样进行深入的金相组织观测,判断其夹杂物的分类,夹杂物的大小及夹杂物的多少,组织是否异常等因素。
步骤4:硬度梯度。
进一步验证核伤的形成原因是否由于硬度梯度造成的。
1、白核的电镜及能谱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0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单元、缺陷检查装置及照明方法
- 下一篇:软母线耐电压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