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评估教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0762.0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峰;孟军霞;朱炯圳;郭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仁峰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5/60 | 分类号: | G10L25/60;G10L25/30;G10L25/24;G10L2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评估 教育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具体是一种数据评估教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己经出现了口语数据评估教育系统,但这些产品目前采用的都是如下方法:先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学生口语音频识别成文本,而后对识别的文本进行特征分析,最后用机器学习算法给出学生口语评估结果。该方法最大问题来自语音识别阶段以及后续的特征分析阶段。首先,高精度的英语语音识别引擎研发成本昂贵,目前只有类似谷歌之类的大型科技公司或研究单位才拥有。其次,语音识别的结果决定后续一切,然而目前的英语语音识别技术只是在发音标准的语音识别上有足够的准确率,而在发音不够准确的英语初学者(比如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音识别上还不理想。最后,特征分析阶段需要英语口语教学考试领域的专家来设计特征,这也会消耗不少人力物力,而且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评估教育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评估教育系统,包括:语音预处理模块,取得周围语音信息,所述周围语音信息包含对所述数据评估教育系统讲话的讲话语音、表示所述讲话语音的讲话者的周围的声音,将所述周围语音信息分离为包含所述讲话语音的第1语音信息和包含除了所述讲话语音以外的声音的第2语音信息,将所述第1语音信息的声级和所述第2语音信息的声级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采用第1再现方法、和再现的语音的指向性与所述第1再现方法不同的第2再现方法中的某一方,再现对所述讲话语音的应答语音将待评测的英语口语音频文件随机分割为等长度切片;卷积神经网络分析模块,对得到的音频切片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生成对应的二维时频图,再逐个对一维时频图进行高级抽象,得到音频切片的高级抽象特征;评估与反馈模块,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逐个对音频切片的高级抽象特征进行分析得到每个音频切片的分数,再对所有得分取平均数即得到最终的英语口语评估分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随机音频切片的时长为10s。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语音信号处理模块,针对所有音频切片,依次完成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倒谱域分析;声学参数分析模块,对音频切片的声学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声学参数包括MLL频率倒谱系数、线性预测倒谱系数和线谱对系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2再现方法是对所述讲话者具有指向性的再现方法,在所述第1语音信息的声级高于所述第2语音信息的声级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第1再现方法再现所述应答语音,在所述第1语音信息的声级低于所述第2语音信息的声级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第2再现方法再现所述应答语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语音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以下模块:时域分析模块,分析和提取音频切片中的时域特征参数;频域分析模块,通过带通滤波器组法、傅里叶变换法、频域基音检测法、时一频表示方法,提取音频切片的频谱、功率谱、频谱包络;倒谱域分析模块,通过同态处理分析和提取音频切片的倒谱域特征参数,进一步将声门激励信息和声道响应信息有效地分开:声门激励信息用于判断清浊音、求基音周期,声道响应信息用于求共振峰,用于语音的编码、合成、识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对语音进行识别处理,评估准确率高,扩展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仁峰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仁峰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0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