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改性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0798.9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1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思;潘亚军;葛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有容催化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9/38 | 分类号: | C01B3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zsm 分子筛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筛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以一种磷改性纳米ZSM-5分子筛原粉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ZSM-5分子筛是1972年由美国Mobil公司开发的一类用途广泛的沸石分子筛催化材料。ZSM-5分子筛具有三维交叉的孔道结构,沿a轴向的孔道为直孔,其截面尺寸为0.54×0.56nm,近似圆形,沿b轴向的孔道是Z字形孔,其截面尺寸为0.51×0.56nm,系椭圆形。其孔口有十元环构成,其大小介于小孔沸石和大孔沸石之间,因此这类分子筛具有独特的择形催化作用(反应物选择性、产物形状选择性、过渡态形状选择性和分子通道控制)。同时,结合ZSM-5分子筛的酸性,使其被广泛地用作择形固体酸催化材料,在低碳烯烃深度加工以及芳构化、异构化、烷基化、脱烷基、取代芳烃的歧化等反应中表现出独特的性能,尤其是将其用作裂化催化剂助剂可以达到提高汽油辛烷值、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多产丙烯等目的。与传统的大晶粒ZSM-5分子筛相比,小晶粒分子筛具有较短的晶内扩散孔道长度和较大的外比表面积,暴露的孔口更多,使得反应物和产物可以更有效地进出孔道,有利于增大反应物与微孔内活性位的接触机率,提高了反应的活性;同时,缩短了产物的扩散路径,减少了产物在分子筛中的停留时间,抑制了二次反应的发生,从而有效地增加目的产物,提高分子筛的选择性;另外,高的外表面积使小晶粒具有更高的容碳能力,提高了分子筛的寿命。因此,目前小晶粒纳米ZSM-5分子筛的合成引起了国内外化工领域的广泛关注。1975年,专利(USP3926782)报道了用四丙基氢氧化铵为结构导向剂合成出小晶粒(5-100nm)的ZSM-5分子筛,1979年,美国专利(UPS4151189)揭露了用2-9个碳原子的伯胺作为模板剂合成小晶粒ZSM-5分子筛,但其硅铝比仅为20.3。综合现有技术来看,合成纳米ZSM-5沸石方法包括使用导向剂、纳米晶种、表面活性剂、无机盐,或在晶化时采用微波、超声等方法。涉及这方面的报道虽然很多,但过程长,工序复杂,难以控制。且得到的ZSM-5分子筛结晶度低,颗粒尺度不均匀,硅铝比不可调控,而且高温热处理后晶体团聚明显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磷改性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得ZSM-5分子筛原粉结晶度高、颗粒尺度均匀、硅铝比可调控,且高温热处理后晶体无明显团聚。
本发明所述分子筛原粉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按照(0.01-0.1)∶1∶(0.01-0.5)∶(5-15)的摩尔比将拟薄水铝石、正硅酸乙酯或碱性硅溶胶、四丙基氢氧化铵和水混合,采用氨水调节pH至11-12;然后在100-180℃下晶化24-48小时,冷却到室温,得到ZSM-5分子筛母液;然后加入占所得ZSM-5分子筛母液重1%-3%的磷酸二氢铵,经离心分离、干燥后得到磷改性纳米ZSM-5分子筛原粉原粉。
上述磷改性ZSM-5分子筛原粉的制备方案均可以做以下进一步改进:
优选的,通过控制混合原料的pH及成胶工艺条件得到均匀的溶胶物料,然后均匀溶胶分步晶化,即在100℃晶化17小时,180℃晶化17小时,即实现合成过程的低温成核和高温生长的分离过程。
优选的,所述拟薄水铝石、正硅酸乙酯或碱性硅溶胶、四丙基氢氧化铵和水的摩尔比为(0.0125-0.025):1:(0.20-0.25):(10-12)
优选的,所述蒸发采用薄膜蒸发;所述干燥温度为125℃。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
(1)原料混合过程中的碱度控制,即采用高碱度的有机碱,即四丙基氢氧化铵,结合氨水来实现NH3-NH4+的缓冲体系,达到pH=10-12,从而获得具有高热稳定性的混合溶胶。
(2)完成晶化的纳米ZSM-5分子筛均匀的分散在混合物料中,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体系,分子筛的晶化过程也是在均匀分散的胶体体系中进行,整个晶化过程不发生相分离,从而利于实现尺度均匀、无团聚现象的分子筛的合成。
(3)磷改性纳米分子筛的制备关键在于磷改性和物料分离的统一,即通过盐析效应,使合成的分子筛纳米晶体聚沉,并通过聚沉过程中的吸附作用引入磷酸根,实现纳米分子筛的磷改性和改性分子筛纳米晶粒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有容催化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有容催化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07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