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导静电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1774.5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6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卡斯特姆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24;C09D5/02;C09D5/08;C09D7/61;C09D7/6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34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静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导静电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导静电涂料是具有传导电流和排除积累静电荷能力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涂料,导静电涂料有无添加导电剂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添加型和本征型。添加型导静电涂料是在基料中添加了导电剂,这种涂料的基料本身不导电或者导电性很弱,也可以称为分散型或掺合型。本征型导静电涂料的基料树脂本身就具有不错的导电性,一般不再需要额外添加其他导电材料。普通聚氨酯本身不导电,所以聚氨酯导电涂料属于添加型。添加型导静电涂料按导电填料类型又分为金属系(银、铜、镍等金属粉)、炭系(石墨、炭黑等)、金属氧化物系(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锑等处理的云母粉、钛白粉、硫酸钡等)。
但是,现有的导静电涂料涂层耐候性较差,抗冲击性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导静电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导静电漆采用双组份组成,以水性聚氨酯乳液、硅丙乳液、改性氢化蓖麻油、离子液体为A组分的主要成分,配合导电云母粉、纳米ZnO为主要原料的B组分,并以水为溶剂,附着能力强,有效改善生产环境,使用过程环保低毒;导静电漆中添加有纳米ZnO超微颗粒,具有良好导电性,提高静电屏蔽作用,同时,添加有少量咪唑类离子液体,提高导静电漆的溶解度,加快固化速率,施工效率高,提高成膜的致密度及涂层耐候性,增强涂层抗冲击性及耐腐蚀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氨酯导静电漆,所述导静电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A组分:水性聚氨酯乳液:35-55份;硅丙乳液:5-12份;改性氢化蓖麻油:10-20份;离子液体:1-3.5份;有机蒙脱土:3-5份;滑石粉:4-8份;润湿剂:1.5-3.5份;分散剂:1-2.5份;消泡剂:0.5-1.5份;水:25-45份;
B组分:导电云母粉:10-18份;纳米ZnO:2.2-5份;无机颜料:10-20份;改性多元胺固化剂:2.5-5.5份。
进一步地,所述导静电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A组分:水性聚氨酯乳液:42-50份;硅丙乳液:8-12份;改性氢化蓖麻油:10-15份;离子液体:1.5-3份;有机蒙脱土:4-5份;滑石粉:4.5-6份;润湿剂:2.5-3.5份;分散剂:1.5-2.5份;消泡剂:0.5-1.1份;水:29-40份;
B组分:导电云母粉:10-15份;纳米ZnO:2.2-3.5份;无机颜料:10-16份;改性多元胺固化剂:3-4.5份。
进一步地,所述导静电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A组分:水性聚氨酯乳液:47份;硅丙乳液:11份;改性氢化蓖麻油:11份;离子液体:2.5份;有机蒙脱土:4.5份;滑石粉:5份;润湿剂:3份;分散剂:2.2份;消泡剂:0.8份;水:32份;
B组分:导电云母粉:12份;纳米ZnO:2.8份;无机颜料:13份;改性多元胺固化剂:3.5份。
再有,所述A组分与B组分的质量比为2-5:1。
另,所述改性氢化蓖麻油为聚酰胺改性氢化蓖麻油。
另有,所述离子液体为咪唑类离子液体。
且,所述纳米ZnO的粒径为50-100nm。
同时,所述无机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红、云母粉、碳黑或酞菁蓝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聚氨酯导静电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比例将水性聚氨酯乳液、硅丙乳液、改性氢化蓖麻油及10-18份的水加入搅拌机中,恒温45℃,以8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10-15min,保持搅拌,继续加入离子液体、有机蒙脱土、滑石粉、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及余量的去离子水,将转速调节至1300-1600r/min,搅拌20-25min,得到组分A;
(2)将导电云母粉、纳米ZnO、无机颜料及改性多元胺固化剂加入另一搅拌机中,以300-500r/min的转速搅拌15-20min,得到组分B;
(3)将组分A与组分B以800-1100r/min,得到聚氨酯导静电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卡斯特姆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卡斯特姆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1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