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域污染量的污染物场地修复系统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2125.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7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金程;黄海;张文;杨勇;殷晓东;徐峰;陈美平;田立斌;牛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域 污染 污染物 场地 修复 系统 以及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区域污染量的污染物场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受污染物污染的场地所在的地理区域A以及地理区域A内部的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
S2:将地理区域A划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一子区域内部的污染物浓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一预设值;
S3:在每一子区域内部沿竖直向下方向打一口注入井、多个抽出井和多个检测井;
S4:检测每一检测井内部的污染物浓度并将其发送至一远程控制端;
S5:远程控制端根据每一检测井内部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得出每一子区域于修复时所需的纳米铁材料的注入量;
S6:在每一注入井与一纳米铁材料贮存器之间分别架设一条输送管路,并在每一输送管路近注入井一侧的端部分别设置相互连接的一电动流量阀和一无线控制模块;
S7:远程控制端根据步骤S5计算出每一子区域的注入量向相应的无线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无线控制模块根据该无线控制信号控制电动流量阀的开启、开度以及关闭;
S8:于一设定时间之后对地理区域A中的污染物进行再次检测,若已达到预期修复目标则停止修复,若未达到则按照上述步骤S4~S7继续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污染量的污染物场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2中,每一子区域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多边形,每一子区域的面积根据地理区域A内部污染物浓度的平均值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污染量的污染物场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3中,每一子区域内部的检测井的数目为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污染量的污染物场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3中,检测井和抽出井均采用完全井成井工艺制造,每一检测井和抽出井均具有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其中,位于含水层与地面之间的部分为第一段,位于含水层之间的部分为第二段,位于含水层下部的部分为第三段,其中,第三段的高度为0.5~2m,每一检测井和抽出井的井管外径为50~110mm以及成孔直径为70~130mm,井管的材质为UPVC管材,井管位于第二段的部分以割缝开筛或穿孔开筛方式进行开筛,开筛率为30%,筛孔长度介于5~15cm之间,筛孔宽度介于0.5~2mm之间,位于第二段的井管的外层包覆有滤网,滤网的目数介于80~100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域污染量的污染物场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3中,于第一段和第三段中的井管的外层以膨润土封堵,于第二段中的井管的外层以沙砾装填,其中,封堵或装填所需的膨润土或沙砾的体积为V,
其中,db为成孔直径,dc为井管外径,h为填充部分的高度,沙砾的粒径参照下式确定:
D50=(6~8)×d50
其中,D50为由大至小、沙砾的粒径筛分累计含量达50%时的粒径,d50为由大至小、含水层颗粒筛分含量达50%的粒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污染量的污染物场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4中,通过在每一检测井中设置污染物浓度传感器而检测出其中的污染物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污染量的污染物场地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5中:
纳米铁材料的注入量为含水层土壤质量M的1~5%,其中,含水层土壤质量M=N1×N2×N3,其中,N1为位于含水层中需要修复的土壤的体积,N2为含水层的孔隙率,N3为土壤密度;
纳米铁材料的注入速度介于0.6~3m3/h之间,纳米铁材料的含铁量介于0.05~0.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鼎实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鼎实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21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