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细胞催化制备曲克芦丁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2731.9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凤;辛璇;赵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7/06 | 分类号: | C12P1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催化 制备 芦丁 方法 | ||
1.一种全细胞催化制备曲克芦丁单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30 mmol曲克芦丁溶解于1 mL吡啶-异辛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在吡啶-异辛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吡啶体积含量为25%;加入丙酸乙烯酯,曲克芦丁与丙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1:20,混合均匀,再加入铜绿假单胞菌GIM1.46,铜绿假单胞菌GIM1.46与曲克芦丁的质量比为2:1,在20 ℃、振荡速度180 r/min下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经离心除菌体,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经薄层层析分离得到所述曲克芦丁单酯,所用层析液为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15:3.6:0.5。
2.一种全细胞催化制备曲克芦丁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30 mmol曲克芦丁溶解于1 mL吡啶-异辛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在吡啶-异辛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吡啶体积含量为25%;加入丙酸乙烯酯,曲克芦丁与丙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1:20,混合均匀,再加入施氏假单胞菌GIM1.273,施氏假单胞菌GIM1.273与曲克芦丁的质量比为2:1,在37.5 ℃、振荡速度180 r/min下反应90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经离心除菌体,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经薄层层析分离得到曲克芦丁双酯,所用层析液为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15:3.6:0.5。
3.一种全细胞催化制备曲克芦丁单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30 mmol曲克芦丁溶解于1 mL吡啶-正庚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在吡啶-正庚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吡啶体积含量为25%;加入丙酸乙烯酯,曲克芦丁与丙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1:20,混合均匀,再加入铜绿假单胞菌GIM1.46,铜绿假单胞菌GIM1.46与曲克芦丁的质量比为2:1,在55 ℃、振荡速度180 r/min下反应156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经离心除菌体,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经薄层层析分离得到曲克芦丁单酯,所用层析液为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15:3.6:0.5。
4.一种全细胞催化制备曲克芦丁单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30 mmol曲克芦丁溶解于1 mL吡啶-正庚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在吡啶-正庚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吡啶体积含量为90%;加入丙酸乙烯酯,曲克芦丁与丙酸乙烯酯的摩尔比1:20,混合均匀,再加入铜绿假单胞菌GIM1.46,铜绿假单胞菌GIM1.46与曲克芦丁的质量比为2:1,在40 ℃、振荡速度180 r/min下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经离心除菌体,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经薄层层析分离得到曲克芦丁单酯,所用层析液为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15:3.6:0.5。
5.一种全细胞催化制备曲克芦丁单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30 mmol曲克芦丁溶解于1 mL吡啶-正庚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在所述吡啶-正庚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吡啶体积含量为65%,加入丙酸乙烯酯,曲克芦丁与丙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1:10,混合均匀,再加入铜绿假单胞菌GIM1.46,铜绿假单胞菌GIM1.46与曲克芦丁的质量比为2:1,在40 ℃、振荡速度180 r/min下反应120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经离心除菌体,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经薄层层析分离得到曲克芦丁单酯,所用层析液为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15:3.6:0.5。
6.一种全细胞催化制备曲克芦丁单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30 mmol曲克芦丁溶解于1 mL吡啶-正庚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在所述吡啶-正庚烷混合有机溶剂中,吡啶体积含量为65%;加入丙酸乙烯酯,曲克芦丁与丙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1:40,混合均匀,再加入铜绿假单胞菌GIM1.46,铜绿假单胞菌GIM1.46与曲克芦丁的质量比为2:1,在40 ℃、振荡速度180 r/min下反应120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混合物经离心除菌体,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经薄层层析分离得到曲克芦丁单酯,所用层析液为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15:3.6: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27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