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拉伸电缆铝合金导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2743.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4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宫传播;盛业华;张建国;沈学华;马俊香;肖尚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2;H01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电缆 铝合金 导线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拉伸电缆铝合金导线材料,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急剧增长,输电线路日益向大容量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增大导线的输电容量。铝合金导线作为一种性 能良好的特种导线,可以满足以上使用的需要。在大部分使用领域,用的铝合金导线,不仅要保证铝合金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还要有良好的耐拉伸性、抗弯折性和,耐高温性,一般的铝合金不容易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拉伸电缆铝合金导线材料,在实现高导电率功能的同时,还可起到耐拉伸、抗弯折的需求。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耐拉伸电缆铝合金导线材料,所述的耐拉伸电缆铝合金导线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u为0.5-0.85%、Mn为1.05-1.30%、Fe为0.4-0.9%、Mg为0.25-0.4%、Tc为0.2-0.4 %、Co为0.1-0.35%、Si为0.2-0.35%、Re为0.22-0.48%、Cr为0.08-0.13%、Ta为0.05-0.15%、La2O3(氧化镧) 为0.015-0.022%、SrO(氧化锶)为0.002-0.005%,其余为Al。
上述的一种耐拉伸电缆铝合金导线材料,所述导线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u为0.55-0.75%、Mn为1.15-1.30%、Fe为0.5-0.8%、Mg为0.3-0.35%、Tc为0.25-0.4 %、Co为0.15-0.30%、Si为0.25-0.35%、Re为0.26-0.42%、Cr为0.09-0.12%、Ta为0.07-0.14%、La2O3(氧化镧)为0.017-0.021%、SrO(氧化锶)为0.002-0.004%,其余为Al。
上述的一种耐拉伸电缆铝合金导线材料,所述导线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u为0.6-0.7%、Mn为1.2-1.25%、Fe为0.6-0.7%、Mg为0.35-0.4%、Tc为0.2-0.4 %、Co为0.1-0.30%、Si为0.25-0.30%、Re为0.3-0.45%、Cr为0.10-0.11%、Ta为0.08-0.12%、La2O3(氧化镧)为0.018-0.020%、SrO(氧化锶)为0.002-0.004%,其余为Al。
上述的一种耐拉伸电缆铝合金导线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导线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并将上述的成分投到高温熔炼炉内,先将高温熔炼炉升温至 610-660℃,在保持温度不变熔炼1h-2h;
(2)升高熔炼炉内温度至 820-860℃,温度稳定后再高温熔炼1.5h-2.5h,并将熔炼后的合金液体浇注为合金锭;
(3)将合金锭在温度为 420-460℃下将合金锭轧制为合金杆,再将合金杆拉伸,制成耐拉伸电缆铝合金导线材料。
本发明导线材料以铝为主要金属元素,同时添加了Cu、Mn、Fe、Mg、Tc、Co、Si、Re、Cr和Ta,各组分之间能够高效的相互融合,加入Tc、Co和Re三种成分发挥了协同增效性能,对铝合金导线材料的抗疲劳强度和物理强度产生了较大的提升作用,共同提高了制备的铝合金导线材料的抗弯折、抗拉伸、导电性能,加入Mg、Cr和Ta可以提高耐腐性、耐磨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延长了导线的使用寿命,还加入氧化镧(La2O3)、氧化锶(Sr O)进一步提高铝合金导线的电导率,提高传输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耐拉伸电缆铝合金导线材料,所述导线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u为0.5%、Mn为1.05%、Fe为0.4%、Mg为0.25%、Tc为0.2%、Co为0.1%、Si为0.2%、Re为0.22%、Cr为0.08%、Ta为0.05%、La2O3(氧化镧)为0.015%、SrO(氧化锶)为0.002%,其余为A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2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