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远程操作的消防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3148.X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7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豪;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沪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7/40;G08B17/00;G08B1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操作 消防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远程操作的消防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遇到火灾时人们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
火灾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隐患,尤其是近年来,频发的火灾给人们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大部分火灾发生在建筑物内部对火灾现场难以判断和检测,同时作为传统的火灾检测系统中的感温、气敏类探测器信息可靠性差,易受外界干扰,而红外探测器价格昂贵,限制了其适用范围,且现有的火灾灭火需要消防员赶赴现场,严重威胁消防员的生命安全,赶赴现场的同时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及时有效的将火势控制或及时扑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了现有的火灾需要消防员赶赴现场且不能及时有效的将火势控制或熄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远程操作的消防机器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远程操作的消防机器人,包括均匀布置于房间地面及墙壁上的感温光纤、沿着房间顶面的对角线设置的轨道、设置于所述轨道内的智能球机、固定于所述智能球机一侧并可以推动智能球机沿着所述轨道做往复直线运动的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往复式驱动电机的电机驱动器以及均匀布置于房间顶面的若干个感烟传感器和若干个消防喷淋头,房间内还设置有中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感温光纤、所述智能球机、所述电机驱动器、所述感烟传感器、所述消防喷淋头以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监控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优选的,所述智能监控终端为移动智能监控终端;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GPRS通信模块;
优选的,所述感烟传感器的个数以其感应范围能够覆盖整个房间为准;
优选的,所述消防喷淋头的个数以其喷淋范围能够覆盖整个房间为准;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房间的顶面上;
优选的,房间顶面上还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感温光纤,且感温敏感度远远超越感温传感器,当感温光纤将采集到的温度实时上传至中央处理器,当感温光纤采集到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中央处理器会将此异常信号通过GPRS通信模块上传至智能监控终端进行报警,同时,中央处理器会控制智能球机启动,监控人员接收到报警信号后,通过智能监控终端的操作面板对火灾现场进行远程操控;首先监控人员通过GPRS网络发出打开喷淋头的指令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到此指令后控制喷淋头打开灭火,然后监控人员通过GPRS网络发出移动智能球机的指令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会通过发出指令控制电机驱动器来进一步控制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的启停,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带动智能球机沿着轨道来回运动,智能球机将采集的图像信息通过GPRS通信模块实时上传至监控终端,监控人员通过对上传至监控终端的图像的观察判断了解掌握火灾现场的实时情况,从而控制喷淋头的启停;同时当中央处理器接收到异常温度信号,会发出指令的打开蜂鸣器,提醒房间内的人员快速撤退,避免人员伤亡;感烟传感器起到二次报警作用,当感烟传感器采集到烟雾信号后,将此异常信号上传至中央处理器,之后中央处理器会采取与接收到异常温度信号一样的措施进行处理。此消防机器人系统可以远程操作避免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的电气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感温光纤,2、智能球机,3、直线往复式驱动电机,4、电机驱动器,5、感烟传感器,6、消防喷淋头,7、中央处理器,8、无线通信模块,9、智能监控终端,10、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沪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沪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31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