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碳冷镦钢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组分和厚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3204.X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6 | 分类号: | B21B37/76;B21B37/74;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碳冷镦钢盘条 表面 氧化 铁皮 组分 厚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碳冷镦钢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组分和厚度控制方法,包括精轧温度控制、吐丝温度控制、斯太尔摩冷却线冷速控制;精轧机入口温度控制在830~860℃范围内,精轧过程温升控制在30~60℃范围内;吐丝温度控制在830~850℃范围内;调节斯太尔摩风冷线保温罩开启数量和风机开启度,控制盘条进保温罩温度在700~750℃范围内,出保温罩温度在630~680℃范围内。本发明可以获得Fe3O4比例较高且氧化铁皮厚度较薄的热轧盘条,以防止运输过程中过早的产生红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铁的冶炼轧制技术,具体说,涉及一种中碳冷镦钢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组分和厚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钢的氧化铁皮结构对钢材的表面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阻止钢材腐蚀的首要屏障。氧化铁皮是高温下钢材表面生成的铁的氧化物,其构成包括FeO、Fe2O3和Fe3O4,从钢材基体到表面依次为FeO、Fe3O4和Fe2O3。氧化铁皮的颜色随氧化铁皮中各氧化组分的构成而改变:当Fe2O3比例较高时,表现为红色;FeO较多时,表现为蓝灰色;Fe3O4占多数时,呈黑色。
随着用户对热轧线材质量要求的提高,作为主要原材料的热轧线材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对线材表面质量及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热轧线材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钢铁产品,如紧固件用冷镦钢、焊接用钢、预应力钢绞线用钢等对热轧线材表面质量的要求都比较苛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碳冷镦钢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组分和厚度控制方法,可以获得Fe3O4比例较高且氧化铁皮厚度较薄的热轧盘条,以防止运输过程中过早的产生红锈。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碳冷镦钢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组分和厚度控制方法,包括精轧温度控制、吐丝温度控制、斯太尔摩冷却线冷速控制;精轧机入口温度控制在830~860℃范围内,精轧过程温升控制在30~60℃范围内;吐丝温度控制在830~850℃范围内;调节斯太尔摩风冷线保温罩开启数量和风机开启度,控制盘条进保温罩温度在700~750℃范围内,出保温罩温度在630~680℃范围内。
进一步:通过开启第1~2个保温罩,将第一架风机开启度控制为50%,实现盘条进保温罩温度在700~750℃范围内,控制盘条在高温氧化段的停留时间;将相变区前移,为盘条相变结束后氧化铁皮组成成分结构转变提供有利条件,关闭3~20个保温罩,关闭2~10架风机,控制辊道速度在0.1~0.5m/s,控制盘条出保温罩温度在630~680℃范围内。
进一步:控制斯太尔摩冷却工艺的作用是控制氧化铁皮的厚度,将中碳钢表面氧化铁皮的厚度控制在9~15μm。
进一步:斯太尔摩冷却线辊道速度为0.1~0.5m/s,延长盘条表面氧化铁皮的氧化时间,从而控制了热轧盘条氧化铁皮组成成分和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效果包括:
利用本发明能够控制氧化铁皮的厚度和成分,可以获得Fe3O4比例较高且氧化铁皮厚度较薄的热轧盘条,以防止运输过程中过早的产生红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中碳冷镦钢SWRCH35K热轧盘条控制前后X射线衍射组分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32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特钢棒材控轧控冷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接触式可测温板形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