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GIS的建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3227.0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戴江鹏;周爱华;高昆仑;潘静;裘洪彬;柴博;刘思言;张波;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吴黎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库 电网 gis 建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GIS的建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电网GIS系统记录电网网络特征,其中的电网物理关系、客户关系、资产关系形成了庞大的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在其基础上产生了海量电网运行数据、状态监测数据和智能电表数据。目前电网GIS系统处理海量数据、提供拓扑分析时仍使用传统关系数据库,在查询效率、存储规模、可扩展性和海量数据管理等诸多方面都遇到了严重的技术瓶颈,难以逾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GIS的建模方法及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处理电网系统中海量数据管理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GIS的建模方法,所述的建模方法包括:根据电网GIS系统的拓扑源数据的数据映射关系表,将所述电网GIS系统中的电网设备元件及其属性信息建立为顶点数据;根据所述电网设备元件间的连接关系建立边数据;根据所述顶点数据及边数据建立图数据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电网设备元件间的连接关系建立边数据,具体包括:从所述拓扑源数据中提取所述电网设备元件的标识及其设备端口号;为设备端口号相同的两个电网设备元件建立连接关系;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建立所述两个电网设备元件的边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建模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电网GIS系统中的电压等级,在所述图数据模型中对电网设备元件进行分级;根据所述分级将所述图数据模型划分为多个子图数据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属性信息包括:电气设备元件的标识、开关状态、开关标志、变压器标志、所述电压等级及所述设备端口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GIS的建模装置,所述的建模装置包括:顶点数据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电网GIS系统的拓扑源数据的数据映射关系表,将所述电网GIS系统中的电网设备元件及其属性信息建立为顶点数据;边数据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网设备元件间的连接关系建立边数据;图数据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顶点数据及边数据建立图数据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边数据建立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拓扑源数据中提取所述电网设备元件的标识及其设备端口号;为设备端口号相同的两个电网设备元件建立连接关系;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建立所述两个电网设备元件的边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建模装置还包括:分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网GIS系统中的电压等级,在所述图数据模型中对电网设备元件进行分级;子图数据模型划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级将所述图数据模型划分为多个子图数据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属性信息包括:电气设备元件的标识、开关状态、开关标志、变压器标志、所述电压等级及所述设备端口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为解决电网GIS系统拓扑关系管理和查询性能的问题,完成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GIS系统拓扑分析应用原型系统,实现新型的数据管理工具和快速计算分析方法,支持实现电网GIS系统拓扑分析应用的各种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及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GIS的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GIS的建模装置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GIS的建模装置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3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场湍流优化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基于FLAC3D模拟的路基沉降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