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腊梅提取物抗微生物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3637.5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6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厚;陈昌红;马领弟;李水福;范蕾;丁莉梅;周益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31/16;A61P31/22;A61P31/14;A61P31/06;A61P31/04;B01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王阳虹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腊梅 提取物 抗微生物 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毒 幽门螺旋杆菌 大肠杆菌 流感病毒 伪狂犬病毒 治疗微生物 肠道病毒 结核杆菌 疱疹病毒 微生物 感染 预防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山腊梅提取物抗微生物的用途,具体涉及山腊梅植物和山腊梅提取物在预防或/和治疗微生物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所述的细菌包括幽门螺旋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述的病毒选自流感病毒、疱疹病毒、肠道病毒、伪狂犬病毒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山腊梅植物和山腊梅提取物在预防或/和治疗微生物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山腊梅
山腊梅和柳叶腊梅、浙江腊梅同属蜡梅科腊梅属植物,我国特产,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的鄂、湘、川、渝、贵、豫、浙、赣、皖等省。
山腊梅(Chimonanthus nitens)为常绿灌木,又称之为毛山茶、岩马桑(《新华本草纲要》)、亮叶腊梅(《经济植物手册》)、香风茶(《安徽中草药》)、野腊梅(《云南中药资源名录》)。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和陕西等省区。民间使用历史悠久,具有防治感冒、痰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发热疼痛、炎症、蚊虫叮咬及高血压、高血脂等作用,亦有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改善微循环和抗衰老、抗氧化等作用,另外还具有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体脂、减肥等保健功能。该植物主产于江西德兴大茅山区、婺源怀玉山区、安徽徽州齐云山一带,在浙江、福建、陕西等省亦有分布,资源较丰富。山腊梅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烯烃、醇类和烷酸类物质,分别为脱氢香橙烯、△-杜松烯、E-环氧金合欢烯、石竹烯、(-)-氧化石竹烯、α-杜松醇(7.08%)、(+)-匙叶桉油烯醇、杉木醇、十六烷酸。榄香烯等倍半萜类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黄酮类成分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改善微循环和抗衰老等多种功效。山腊梅挥发油可抑制和杀灭病毒,并有片剂产品;1982年,《江西省药品标准》就记载了“山腊梅片”和“山腊梅冲剂”,作为防治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市售良好。但未见CO2超临界提取物的报道。
本发明采用新的提取制备方法或优化已有方法制备山腊梅提取物;研究山腊梅提取物未见报道的新用途;研究适合山蜡梅提取物的软胶囊、滴丸等制剂,为山蜡梅提取物用于微生物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有益支持。此外也未见山腊梅畜牧用药、饲料添加剂和饲料的报道,潜在综合研发空间和延长产业链的前景。
2.病毒
2.1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极易变异的负链RNA病毒,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即流感。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分为甲、乙、丙三型,由于甲型更容易发生变异,流行最为广泛和严重。流感一旦流行,传播快,波及面广,对人民健康和劳动生产力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年老体弱多病者及婴幼儿的威胁很大,常因导致并发症而死亡。目前,流感是我国重点监测疾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道疾病到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我国农业部已将禽流感列为甲类传染病。在亚洲流行的H5N1型,可以由禽鸟传人,对人有很高的致病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长期的流感病人抗病毒药治疗易产生耐药性,另外,由于病毒只能在活细胞生长的特殊性以及流感病毒的亚型变异速度很快,使得化学药物和流感病毒疫苗难以发挥其最佳治疗和预防效果。中医药对流感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是开发抗流感病毒药物的一种新的尝试。
2.2.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感染部位广泛,常发于癌症或其他慢性病的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近年来,HSV发病率急剧增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健康。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抗病毒药物接近50种,应用到临床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仅无环鸟苷有效,但已被发现有耐药株发生。因此,大力开发研制新的低毒、高效的抗疱疹病毒药物刻不容缓,而中草药来源的课题已成为研究关注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3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浙江腊梅抗微生物感染的用途
- 下一篇:腊梅属植物提取物在制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