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3918.0 | 申请日: | 201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文贤馗;范强;邵梦桥;徐长宝;林呈辉;桂军国;张建侠;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H02J7/35;G01R31/36;G01R31/382;G01R1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用 电化学 电池 放电 电流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它包括直流母线,发电单元和供电单元,发电单元、供电单元和储能单元通过直流母线互相连接;所述储能单元包括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储能用电化学电池与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装置导线连接;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装置与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储能用电化学电池进行充放电时,放电电流较大,但充电电流不大,大概几十安培,尤其是浮充电流,仅仅几安培甚至几百几十毫安。因此,仅仅依靠一种测量元件难以满足这样宽测量范围的精度要求,而且单一测量元件可靠性较差难以满足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对充放电电流实时监测的要求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和传统化石燃料对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清洁、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本身具有间歇性、波动性、不可预测等缺点。因此,要高效的利用新能源,储能设备必不可少。无论新能源富余或短缺,储能设备都能通过充放电的方式储存或释放电能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近年来,储能技术在能源、交通、电力、电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的储能形式也各不相同,储能设备可以把电能以化学能、势能、动能、电磁能等形式储存起来,尤其是电化学电池在负载需要的时候再以电能的形式释放出来,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寿命往往比预期寿命短得多,常常过早失效而无法继续使用。对失效电池的研究发现,充放电控制系统对电池寿命有很大影响。对储能用电化学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的大小和变化趋势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为在线评估储能用电化学电池的健康状况提供重要的信息。
在现有测量元件中,充放电电流多采用分流电阻或基于霍尔原理的电流互感器(简称霍尔传感器)进行测量,但这两种测量元件各有优缺点。分流电阻测量精度高,但其工作时与负载串联,无法进行隔离测量,而且总是被流过的电流加热,尤其是通过较大电流时,会消耗被测电源的功率,其测量值会受到较大影响。而霍尔传感器不与被测电路发生电接触,不影响被测电路,不消耗被测电源的功率,适合于大电流的测量,但当电流较小时,则表现出灵敏度不够、稳定度较差,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
储能用电化学电池进行充放电时,存在放电电流和充电电流,其中放电电流较大,约几十安培,甚至可高达几百安培,但充电电流不大,大概几十安培,尤其是浮充电流,仅仅几安培甚至几百几十毫安。因此,仅仅依靠一种测量元件难以满足这样宽测量范围的精度要求,而且单一测量元件可靠性较差难以满足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对充放电电流实时监测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储能用电化学电池进行充放电时,存在放电电流和充电电流,其中放电电流较大,约几十安培,甚至可高达几百安培,但充电电流不大,大概几十安培,尤其是浮充电流,仅仅几安培甚至几百几十毫安。因此,仅仅依靠一种测量元件难以满足这样宽测量范围的精度要求,而且单一测量元件可靠性较差难以满足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对充放电电流实时监测的要求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系统,它包括直流母线,发电单元和供电单元,发电单元、供电单元和储能单元通过直流母线互相连接;所述储能单元包括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储能用电化学电池与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装置导线连接;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装置与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
双向DCDC变换器的直流端与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装置的第一直流端连接;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装置的第二直流端与储能用电化学电池的直流端连接;双向DCDC变换器与储能用电化学电池充放电电流监测装置的通讯接口通过以太网或RS48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3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新风净化系统
- 下一篇:减排环保屋顶通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