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压水堆系统动态模型参数评价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5403.4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9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毅;林章岁;李荣敏;赵洁;雷勇;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00;G06F111/1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丘鸿超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水堆 系统 动态 模型 参数 评价 灵敏度 分析 方法 | ||
1.一种用于压水堆系统动态模型参数评价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针对压水堆系统动态模型,按照其内部物理边界分解为多个子模块模型;该些子模块包括:堆芯中子动态模块、堆芯燃料及冷却剂温度模块、热线温度模块、冷线温度模块、一回路平均温度模块、蒸汽发生器模块、反应堆功率控制系统模块和冷却剂主泵模块;
步骤S2:考虑模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确定各子模块变量集、参数集;
步骤S3:进行子模块变量初始化,计算轨迹灵敏度指标,从而分析确定影响输出变量稳态值的全部参数;
步骤S4:评估得到参数的可辨识难易程度,以利于模型参数的辨识及其准确性评价;
所述步骤S2中,各子模块变量集、参数集的确定方法如下:
对于堆芯中子动态模块,其变量集为
{Nr,Cr,TF,Tav,ρext}
其中,Nr为中子通量密度;Cr为等效单组缓发中子先驱核密度,为中间变量;TF为堆芯燃料温度;Tav为反应堆冷却剂平均温度;ρext为控制棒引入的反应性;
对于堆芯中子动态模块,其参数集为
A={l,β,λ,αF,αC}
其中,l为平均中子寿命;β为缓发中子组的总份额;λ为等效缓发中子组的延时常数;αF为燃料温度反应性系数;αC为冷却剂温度反应性系数;
对于堆芯燃料及冷却剂温度模块,其变量集为
{TF,Tav,Tθ1,Tθ2}
其中,Tθ1为反应堆冷却剂入口温度;Tθ2为反应堆冷却剂出口温度;
对于堆芯燃料及冷却剂温度模块,其参数集为
B={b1,b2,b3,b4,b5}
b1=P0×Ff/μf
b2=P0×(1-Ff)/μc
b3=Ω/μf
b4=Ω/μc
b5=M/μc
其中,P0为堆芯热功率,Ff为燃料发热份额,Ω为堆芯中燃料与冷却剂传热系数,μf为堆芯中燃料比热容,μc为堆芯冷却剂比热容,M=Dsp×Cpc×mCn,Dsp为冷却剂主泵流量,Cpc为冷却剂比热容,mCn为额定工况下冷却剂质量流量;
对于蒸汽发生器模块,其变量集为
{Tp,Ps,Tm,THL,TCL,Qs}
其中,Tp为一回路冷却剂平均温度;Ps为蒸汽发生器出口蒸汽压力;Tm为U形传热管温度;THL为蒸汽发生器一回路冷却剂入口温度;TCL为蒸汽发生器一回路冷却剂出口温度;Qs为二回路蒸汽流量;
对于蒸汽发生器模块,其参数集为
C={c1,c2,c3,c4,c5,c6}
c1=M/μp
c2=Ωp/μp
c3=Ωp/μm
c4=ΩS/μm
c5=ΩS
c6=(hs-hfw)×Gsn
其中,Ωp为蒸汽发生器中一回路冷却剂与U形传热管传热系数,ΩS为U形传热管与二回路蒸汽传热系数,μp为蒸汽发生器冷却剂比热容,μm为U形传热管比热容,Gsn为额定工况下二回路主蒸汽流量,hfw和hs分别为二回路给水入口温度比焓和出口蒸汽比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54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