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海水淡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5409.1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鸣;苏闯建;田中轩;熊云;马佳南;陈顺权;袁海;黄振飞;旷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沃尔奔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淡化 系统 | ||
1.一种船用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换热器、热源循环泵、海水泵、蒸馏系统、可调式双级引射器、常闭阀、第一信号检测控制器、第二信号检测控制器、压力开关及缓存罐;其中,所述蒸馏系统具有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可调式双级引射器用于引射所述蒸馏系统内的不凝气体和未蒸发的浓海水,所述可调双级引射器包括一级喷嘴、可调二级喷嘴、喷嘴驱动机构、喷嘴传动机构及扩散室,所述一级喷嘴与所述可调二级喷嘴之间具有第一吸口,所述可调二级喷嘴与所述扩散室之间具有第二吸口,所述喷嘴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喷嘴传动机构与所述可调二级喷嘴连接以驱动所述可调二级喷嘴在轴向上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一级喷嘴;
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热端入口用于与柴油机缸套的缸套冷却水出口连通,所述中间换热器的冷端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热源水出口连通,所述中间换热器的冷端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热源水入口连通,所述热源循环泵设在所述冷端入口与所述热源水出口之间或设在所述冷端出口与所述热源水入口之间;
所述海水泵用于抽取海水,所述海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凝器的海水冷却水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海水冷却水出口分别与所述蒸发器的海水入口及所述一级喷嘴的喷管连通;所述冷凝器的淡水出口与所述缓存罐连通,所述缓存罐用于储存淡水;
所述第一吸口与所述缓存罐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二吸口通过所述常闭阀与所述蒸馏系统的浓海水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信号检测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蒸馏系统内浓海水的液位高度,当检测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值时,所述常闭阀开启,浓海水被抽进所述可调式双级引射器并从所述扩散室排出;
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蒸馏系统的真空度,当检测的真空度不在所述第二信号检测控制器预设的真空度范围内时,所述压力开关接通,所述喷嘴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喷嘴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可调二级喷嘴在轴向移动以调节所述蒸馏系统的真空度,直至所述蒸馏系统的真空度回到预设的真空度范围内,所述压力开关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换热器热端出口用于与所述柴油机缸套的缸套冷却水入口连通,且所述热端出口与所述缸套冷却水入口之间或所述热端入口与所述缸套冷却水出口之间设有柴油机冷却水循环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冷却水出口与所述海水入口之间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船用海水淡化系统还包括第三信号检测控制器;所述第三信号检测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热源水入口处的水温,所述流量调节阀根据所述第三信号检测控制器检测的水温控制开启程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系统还具有除沫器,所述除沫器设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驱动机构为自锁电机,所述喷嘴传动机构为轮齿盘,所述可调二级喷嘴上设有与所述轮齿盘啮合的直齿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双级引射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可调二级喷嘴运动幅度的前限位压力传感器和后限位压力传感器;当所述可调二级喷嘴触碰所述前限位压力传感器或所述后限位压力传感器时,所述喷嘴驱动机构反向驱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闭阀为常闭电磁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开关为压力继电器。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船用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器,所述预处理器设在所述海水泵的上游,用于对所述海水泵抽取的海水进行预处理。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船用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信号检测控制器和与所述缓存罐的出水口连通的凝水泵;所述第四信号检测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缓存罐内的液位高度,当所述第四信号检测控制器检测的液位高度大于预设值时,所述凝水泵开启从所述缓存罐抽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沃尔奔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沃尔奔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54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替式循环除淤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雨水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