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6133.9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1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祝世兴;刘秀;魏德功;崔荣耀;杨正权;刘小川;豆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线 活塞 流变 液减摆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其包括外缸筒、内缸筒、端盖、活塞轴、导磁环及隔磁环,外缸筒两端均固装端盖,外缸筒内同轴安装内缸筒,内缸筒两端与端盖之间均固定导磁环,在内缸筒的两端与导磁环之间均固定隔磁环,活塞轴的两端同轴穿装入内缸筒并与端盖及隔磁环同轴滑动安装;内缸筒在周向上制有若干阻尼通道,在磁流变液存储腔及阻尼通道内充满磁流变液;端盖的内端缠绕线圈,线圈通电且活塞轴运行后所述导磁环、内缸筒、端盖形成闭合磁回路。本发明满足活塞行程前提下增长阻尼通道,在不加在电流的情况下产生较大的初始阻尼力,同时在加载电流后产生较大的库仑力,工作范围增加,同时使减摆器阻尼力可调倍数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配件领域,涉及飞机起落架,尤其是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
背景技术
前三点式起落架布置的飞机在滑行或滑跑过程中存在前起落架摆振的缺点,产生飞机前轮摆振的原因是:由支柱、前轮的侧向振动与围绕支柱轴线的前轮扭转振动相互耦合所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自激振动,维持这种自激振动的能量是在飞机滑跑过程中由地面作用在轮胎上的力及力矩提供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航空业界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前起落架上布置有油液式减摆器。传统油液式减摆器主要的工作原理是液压油在活塞的推动下挤入节流装置,油液与节流装置发生剧烈摩擦产生阻尼力,不同的减摆器阻尼装置也各不相同,因此存在通用型较差,阻尼工作范围窄,工作过程中阻尼力不可调,另外由于节流装置孔径或阻尼通道缝隙都很小等不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堵塞或减摆失效等故障。本发明正是采用磁流变液作为工作介质的一种可调阻尼力的活塞式减摆器,具有初始阻尼力大,体积小,结构简单,阻尼力可调、可实现阻尼力半主动控制甚至主动控制等优点,未来对于电传操纵的飞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经检索,发现两篇与本专利内容相关的专利文献,一篇公开号为CN1994819A的中国专利,该专利提供一种直升机桨毂磁流变减摆器,属直升机桨毂减摆器。该减摆器包括磁流变液(9)、电磁铁(1)、衔铁(3)、产生磁场的励磁线圈(6)、旋转轴(4)、往复式旋转活塞(5)、半圆形储液器(8)。磁流变液注入在储液器的内腔,往复式旋转活塞与旋转轴相连并一起作往复旋转,磁流变液随往复式旋转活塞在磁流变液回流通道内往复流动。通过改变输入电流的大小,改变桨毂减摆器的输出阻尼力矩。另一篇公开号为CN104455178B的中国专利,该专利提供一种阻尼可调式磁流变减摆器。该减摆器包括杆端关节轴承(1)、活塞轴(2)、缸筒(3)、活塞组件(4)、调节顶针(5)、调节器套筒(6)、压环(7)、端盖(10)。磁流变液注入缸筒内,摆振产生的力推动减摆器的活塞轴往复移动,活塞轴的位移变化带动了缸筒内磁流变液的流动,活塞两端的磁流变液通过多孔式导向环的阻尼孔往复流动。可以通过阻尼调节机构来改变多孔式导向环的阻尼孔数量、大小以实现初始阻尼的调节;也可以通过调节输入电流来改变阻尼通道间隙处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强度,实现减摆器阻尼力的调节。
通过对比,本专利与上述专利结构原理不同,本专利是通过磁流变液流经内缸筒上的环形缝隙产生阻尼力的;增加初始阻尼力的方式不同,本专利通过增加阻尼通道的90度拐角来增加初始阻尼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液减摆器,在满足活塞行程的前提下增长了阻尼通道,可在不加在电流的情况下产生较大的初始阻尼力,同时在加载电流后产生较大的库仑力,总体来说使其工作范围增加,同时使减摆器阻尼力可调倍数增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6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