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固体润滑轴承组件寿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6144.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9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邓容;袁海涛;胡亭亮;孙小进;孙胜利;陈凡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35/06 | 分类号: | F16C3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31311 | 代理人: | 李秀兰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固体 润滑 轴承 组件 寿命 方法 | ||
1.一种提高固体润滑轴承组件寿命的方法,所述的轴承组件包括轴(1)、轴承座(4)、内侧密封圈(2)、外侧密封圈(3)、内侧锁紧螺母A(7)、外侧锁紧螺母A(6)、内侧锁紧螺母B(8)、外侧锁紧螺母B(9)及轴承钢球(5)、轴承内圈(10)、轴承外圈(11)、轴承内隔圈(12)、轴承外隔圈(13);所述轴承组件的运动方式为转动或者往复摆动,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1)轴承内圈(10)、轴承外圈(11)、轴承钢球(5)均溅射镀二硫化钼基自润滑固体薄膜;
2)轴承预紧力在保证轴系刚度前提下应尽可能小;
3)轴(1)和轴承座(4)的材料与同一种材料制成的轴承内圈(10)轴承外圈(11)及轴承钢球(5)一致,两者线胀系数相差小于1×10-7/K;
4)轴承内圈(10)与轴(1)采用小过盈配合,过盈量控制在0.001~0.003mm;
5)轴承外圈(11)与轴承座(4)采用小间隙配合,间隙量控制在0.003~0.005mm;
6)固体润滑轴承的两侧分别安装内侧密封圈(2)和外侧密封圈(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61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部件组件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的离合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