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化工生产进料的液位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6194.5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倪华方;姚坤明;梁桂花;马天明;陈强;孙玉鹏;邵迎秋;苏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北京)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化工 生产 进料 优化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化工生产进料的液位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的方法包括:根据化工生产装置的流量控制器输入值和原料储罐的出口流量测量值,确定所述原料储罐的出料流量执行机构的输入值;以及,根据所述原料储罐的出料流量执行机构的输入值,对所述化工生产装置的进料流量进行液位优化控制。本发明能够帮助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效提高了保持装置进行进料的稳定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化工生产装置总进料是由多个原料储罐单独进料汇聚而成的时候,能够通过充分发挥原料储罐的缓冲调节作用,能够进行控制装置总进料操作的稳定性的预判及预处理,使得化工生产过程更加平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化工生产进料的液位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多种原料由各自储罐出料汇聚后进入化工生产装置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装置进料形式。对于化工生产装置,保证各原料汇聚后总进料的平稳性对于装置稳定运行和减少产品质量波动至关重要。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化工企业的常规控制方案和操作流程。在理想状态下,当原料1至原料N的出料流量F1至Fn分别稳定于工艺要求的设定值SV1至SVn,则能够保证总进料量F(F=F1+F2+...+Fn)也处于稳定状态,满足生产要求。但是,化工生产过程时常会受到各种干扰,为了保证各个原料储罐出料流量稳定的一组常规控制参数设置方案,这种常规流量单回路控制方案在克服干扰、重回设定值过程中将对装置的总进料产生大幅波动,导致生产无法平稳进行,如果装置在这种自控状态下运行甚至会影响产品质量,如图1所示,在一种情况下,t1时刻各个储罐出料流量F1至Fn均处于回到设定值的超调过程,此时所有出料流量的超调量将叠加到汇聚后的总进料;t2时刻各个储罐的出料流量重新回到设定值,总进料趋于稳定,但是当下一个扰动到来,总进料的波动仍然不可避免;叠加后总进料大幅震荡的波形和可能出现的往复循环震荡。
而目前,用于控制化工生产进料稳定性的方法为:反应器液位设定步骤,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反应器液位设定值;测量步骤,测量反应器液位实际值、测量原料的实际加入量和测量原料的实际加入量;反应器液位自动控制步骤,提据设定的反应器滚位值和耐得的反应器液位实际测量值,利用反馈算法获得原料l加入量设定值,以自动控制反应器液位达到所述反应器液位设定值sv;原料实际加入量自动控制步骤,根据原料加入量设定值和测得的原料加入量实际值,利用反馈算法获得原料加入量第二控制组,以维持该液位所需黑料涌入量:反应器主度自动控制步骤,根据所述原料加入量第二控制值和测得的原料的实际加入量,利用前馈算法获得原料加入量第二控制值,以维持反应器液位值;原料加入量执行步骤,谓节二个流量阔的开度,以实现该第二控制值。
但上述的化工生产进料稳定性控制方式是从反应器液位值及进料量角度进行操作控制的,由于原料已经进入了反应器,因此势必会造成反应器中已经出现了液位波动后,再对其进行优化控制,这种方式会造成进料稳定性优化的滞后,甚至会导致化工生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化工生产进料的液位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有效提高了保持装置进行进料的稳定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化工生产装置总进料是由多个原料储罐单独进料汇聚而成的时候,能够通过充分发挥原料储罐的缓冲调节作用,能够进行控制装置总进料操作的稳定性的预判及预处理,使得化工生产过程更加平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化工生产进料的液位优化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化工生产装置的流量控制器输入值和原料储罐的出口流量测量值,确定所述原料储罐的出料流量执行机构的输入值;
以及,根据所述原料储罐的出料流量执行机构的输入值,对所述化工生产装置的进料流量进行液位优化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储罐有多个,且该多个原料储罐均与所述化工生产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北京)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未经蓝星(北京)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6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脂微球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氟化铝标记的微流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