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7系铝合金封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7381.5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7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廖重重;黄玉枭;徐育兵;陈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20 | 分类号: | C25D11/20;C25D11/24;C25D11/08;C25D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孔 负极 阳极氧化 封孔剂 铝合金 氧化膜 膜率 通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7系铝合金的封孔方法,该方法为:在通电的情况下,将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作为负极放置在封孔剂中进行封孔。该方法可以在提高氧化膜厚度的同时降低爆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7系铝合金封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子产品的外观质感,而金属壳体能够带来非常好的质感,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目前常用的金属为铝合金,而为了增强铝合金的抗腐蚀及表面装饰性能,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是常用的手段。一般是在铝合金表面形成阳极氧化膜,然后进行染色、封孔。
目前,为了增强铝合金壳体的强度,一般采用7系的高强铝合金来制备金属壳体。而7系高强铝合金产品在封孔时,化学封孔剂对高强铝合金的腐蚀较明显,导致膜层的厚度一般只能管控在10微米以下,且不能完全避免膜层的局部脱落,当膜层厚度超过10微米时,膜层非常容易因腐蚀而出现爆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7系高强铝合金膜厚较薄,在封孔时发生爆膜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得到膜厚较厚且不会发生爆膜的7系铝合金的封孔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7系铝合金的封孔方法,在通电的情况下,将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作为负极放置在封孔剂中进行封孔。
采用本发明的封孔方法,将铝合金作为负极,避免了在铝合金产品表面释放电子,从而避免了铝合金产品在封孔时局部脱落的问题,且在没有膜层脱落的前提下降膜层的厚度从10微米提高到20微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7系铝合金的封孔方法,在通电的情况下,将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作为负极放置在封孔剂中进行封孔。
本发明的封孔方法,在铝合金产品上通负电,即在封孔时在铝合金产品上加载电压,产品放在阴极,该方法操作简单,维护容易,效果明显。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封孔方法,所述封孔的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可以对铝合金产品进行封孔即可,优选地,所述封孔时间为15~45min,温度90~95℃,电压为0.5~10V。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封孔方法,所述封孔剂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封孔剂,如本发明中所用的封孔剂为欧德美seal-ex。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封孔方法,在封孔之前,还包括将铝合金进行前处理及阳极氧化的步骤。
所述阳极氧化的条件为:180~250g/L硫酸,阳极电压为13~17V,温度为10~21℃,氧化时间为20~80min。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封孔方法,优选地,所述前处理包括除油,所述除油为将铝合金作为负极放置在除油剂中进行除油。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封孔方法,优选地,所述前处理包括除油,所述除油为在铝合金的挂具上挂活泼金属的金属块。所述活泼金属为镁或镁合金,所述镁合金为铝镁合金或铝镁锌合金。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封孔方法,优选地,所述前处理方法包括除油,所述除油方法为对铝合金所用挂具表面进行包胶处理。
本发明中,上述的三种除油方法,可以进一步降低铝合金的爆膜率并可以提高铝合金的防腐蚀性能。
本发明中,所述除油所采用的除油剂为:东莞市四辉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1012。
用本发明的封孔方法,在通电的情况下,将铝合金作为负极进行封孔,避免了铝合金产品表面释放电子,从而避免了产品在除油时发生腐蚀及封孔时膜层的局部脱落,且在没有膜层脱落的前提下将膜层厚度上限从10微米提高到了20微米。
本发明所述的封孔方法,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7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