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凝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7493.0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0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挺;杨晓虎;冯跃;张仕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B60T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南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99 | 代理人: | 马栋敏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器 控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冷凝器控制装置,包括空压机(1)和电控冷凝器(2),空压机(1)上设有电机(6),电控冷凝器(2)上设有电磁阀(8),包括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设有电机电源供电端口(25)和电控冷凝器电源供电端口(26),电机电源供电端口(25)通过第一电缆(7)与电机(6)相连接,电控冷凝器电源供电端口(26)通过第二电缆(9)与电磁阀(8)相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电控冷凝器的排油和排水动作次数直接由控制单元设定,能够充分对管路进行排污,保证管路清洁;空压机不工作时电控冷凝器设置成断电状态,既大幅延长电控冷凝器的工作寿命,也能够节省电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车辆的气制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车辆正在逐步替代现有的常规能源车辆。其中,新能源车辆的空压机工作状态不同于常规能源车辆的空压机工作状态,现有常规能源车辆的空压机是由发动机带动并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新能源车辆的空压机是通过控制器控制启停,且只有当新能源车辆气源压力低于正常工作压力时才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空压机工作,在气压能满足正常使用时所述控制器即会控制空压机停止工作。可见,新能源车辆的空压机并非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只有在整车气源压力低于正常工作压力时才开始工作,当整车气源压力满足使用要求时空压机则停止工作。
在现有技术中,新能源车辆的气制动系统及连接管路仍然使用常规能源车辆的气制动系统及连接管路,从空压机至干燥器之间的连接管路包括两种技术方案:方案一:空压机+压差式冷凝器+干燥器;方案二:空压机+电控冷凝器+干燥器。新能源车辆在使用上述两种管路布置方案时存在的技术缺陷分别是:
对于方案一:在空压机一个工作循环周期内,压差式冷凝器只有在干燥器排气后才进行排气和排油动作,管路内的大部分压缩空气从干燥器排气口排出,冷凝器排气口仅有少量气体排出,仅带出部分水和油污,在一个打气循环过程中,冷凝器只能工作一次,从而造成冷凝器排水和排油的技术效果不太理想,甚至影响到干燥器的正常工作寿命。因此亟待改进。
对于方案二:是通过刹车信号或门泵开关信号控制电控冷凝器的排水和排油动作,即:每踩一次刹车或每打开一次门泵时电控冷凝器就进行一次排水和排油动作。由此可能导致在空压机运行过程中电控冷凝器没有进行过一次排水和排油动作;或者也可能导致在空压机不工作时电控冷凝器却在进行排水和排油动作。这些技术缺陷将直接造成管路中的油污不能彻底排除干净。因此亟待改进。
专利号为ZL201310202221.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纯电驱动汽车空压机及其制动开关的气路控制方法及气路控制系统,电动空气压缩机的启停控制由电控干燥器进行控制;当整车气路气压低于0.6-0.7MPa(可针对不同的车型作适当的调整)时,电控干燥器给电动空气压缩机电源启动信号,电源输出三相220V电压,电动空气压缩机开始工作,此时干燥器排泄阀处于关闭状态。当气路气压达到0.85-0.95MPa(可针对不同的车型作适当的调整)时,电控干燥器给电动空气压缩机电源停机信号,并进行排水,电源停止输出,电动空气压缩机停止工作,同时干燥器排泄阀门开启进行排水;同时,在制动气路中设置一电控冷凝器,电控冷凝器由制动开关内设置的电控装置控制;当司机踩制动踏板时,制动开关输出让电控冷凝器排水的信号,电控冷凝器进行排水。显然,该发明仍是通过刹车信号控制电控冷凝器的排水动作,即:每踩一次刹车时电控冷凝器就进行一次排水动作。由此可能导致在空压机运行过程中电控冷凝器没有进行过一次排水动作;或者也可能导致在空压机不工作时电控冷凝器却在进行排水动作。这些技术缺陷将直接造成管路中的油污不能彻底排除干净。因此亟待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7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