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塔噪音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7601.4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兴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冷智元环境技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6 | 分类号: | F28F25/06;F28F27/00;G10K1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崔原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塔 噪音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冷却塔噪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结构,设置在冷却结构外侧的隔音主体,以及设置在隔音主体外壁上的噪音控制块;所述隔音主体呈圆桶状,该隔音主体的底部为混凝土层(1),该隔音主体的侧壁则由两层混凝土层(1)以及设置在两层混凝土层(1)之间的隔音层(2)组成;在隔音主体侧壁的内壁以及底部混凝土层(1)的上侧均涂覆有防水层;所述噪音控制块由噪音控制电路和与该噪音控制电路相连接的噪音控制器组成;
所述噪音控制电路由变压器T1,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单向晶闸管VS1,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P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后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2,一端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N极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与二极管D2并联设置的继电器K,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3,以及正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4;其中,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的任意一端相连接、该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1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另一端相连接,单向晶闸管VS1的P极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控制极与噪声控制器相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1的基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继电器K的常闭触点K-1与滑动变阻器RP1并联设置,变压器T1的原边电感线圈的两端组成该噪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滑动变阻器RP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组成该噪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噪声控制器根据周边环境的噪音分贝数来导出相应的信号,在噪音分贝数超过预设值时,则控制噪音控制电路来完成对水泵与风机的控制,降低水泵与风机的噪音产生量;
所述冷却结构包括成锥形且通过支架固定在隔音主体内壁上的锥形架(10),设置在锥形架(10)内壁上端的风机(11),设置在锥形架(10)内壁下端的收水器(8),设置在锥形架(10)与隔音主体之间的若干个喷头(3),设置在喷头(3)下方的填料腔(4),设置在填料腔(4)下侧的降温腔(6),设置在降温腔(6)中且两端分别贯穿隔音主体侧壁的冷却管(61),位于锥形架(10)下方且盛装在隔音主体底部的冷却水(7),以及设置在隔音主体外壁上的水泵(9),喷头选用雾化喷头;
所述锥形架(10)直径较小的一端端面与隔音主体的上端面平齐,且锥形架(10)直径较大的一端端面与隔音主体的下端面内壁之间的间距至少为50-80cm,喷头(3)设置在锥形架(10)外壁的顶端与隔音主体内壁的顶端之间,填料腔(4)与喷头(3)之间的间距为15-20cm,且填料腔(4)中填充有冷却塔填料;
所述水泵(9)的进水口上连接有一个贯穿隔音主体侧壁的抽水管(91),水泵(9)的出水口上连接有一个送水管(92),且该抽水管(91)设置在隔音主体侧壁的最下端,送水管(92)的一端与水泵(9)的出水口相连接、另一端则同时与所有的喷头(3)相连接;
所述冷却管(61)位于降温腔(6)中的部分盘绕设置;
所述隔音主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均贯穿该隔音主体侧壁的排水管(71)和进水管(72),其中排水管(71)设置在隔音主体侧壁的最下端,而进水管(72)则与锥形架(10)的底端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锥形架(10)侧壁最下端与隔音主体之间还设置有一层消音网,该消音网选用塑料网;
所述噪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与水泵(9)和风机(11)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冷智元环境技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冷智元环境技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76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