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耳子实体微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97621.1 申请日: 2017-05-31
公开(公告)号: CN107223954A 公开(公告)日: 2017-10-03
发明(设计)人: 陈燕梅;林水珍;元萍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古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31/00 分类号: A23L31/00;A23L5/20;A23L5/30;A23L5/00;A23P10/40;A23L33/00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林文弘
地址: 352262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银耳 实体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银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耳子实体微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外加其具有滋阴的作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

然而,新鲜的银耳中含有卟啉类光感物质,食用新鲜银耳后,卟啉类光感物质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此时受到太阳照射,就可能引发日光性皮炎,导致皮肤红肿、痒痛,出现鲜红色丘疹和水疱。此外,卟啉类光感物质还易被咽喉黏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全身不适、流鼻涕、流眼泪、乏力及呼吸急促等症状。因此,银耳要安全食用都必须经过加工处理。传统银耳的加工都是先将银耳晒干后进行漂烫,但这种做法会使得银耳中的胶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流失。

银耳微粉作为银耳食用的一种新形式,其不仅可以作为营养粉制备片剂、胶囊、米糊、口服液、饮料等,还由于其丰富的胶质可作为粘合剂、崩解剂、固型剂,可与其他保健成分或药用成分配伍,不须添加其他任何辅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多数片剂需添加辅料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不添加任何辅料的食用菌片。

因此,基于上述理由,开发一种具有丰富银耳胶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的银耳子实体微粉的制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银耳子实体微粉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银耳子实体微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挑拣:新鲜银耳,要求朵型饱满,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无霉变、异味,具有银耳特有的清香,去蒂,切成2-5cm大小;

(2)紫外灭菌:将挑选后的新鲜银耳平铺后,在紫外灯照射下,灭菌15-30分钟;

(3)清洗:采用纯净水漂洗2-3遍;

(4)熟化:蒸汽熟化5-15分钟,自然冷却;

(5)干燥处理:对熟化后的银耳采用冻干装置进行干燥处理,具体处理过程如下:先对银耳进行冷冻干燥,温度控制-10℃~-30℃,干燥时间6~8h;随后进行烘干处理,温度控制45~55℃,干燥时间8~12h,将含水率控制在5wt%以下;

(6)破壁研磨:采用陶瓷振动研磨机进行破壁粉碎,粒度为40-100目,冷藏备用。

步骤(4)中,所述的熟化工艺参数为:温度为110~120℃,蒸汽压力为0.15~0.20MPa。

步骤(4)所述的银耳蒸汽熟化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腔中部为用以容纳层架小车的空间,所述层架小车包含架体,所述架体中部纵向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上从上到下套设有若干用以放置银耳的搁置板,所述搁置板与中心杆为螺纹连接,所述搁置板上间隔布置有若干用以排出银耳汁液的网孔,所述炉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以承接银耳汁液的接液槽,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列高温进气管。

优选的,所述架体包含设置在底部的环形架,所述环形架与中心杆之间设置有网架,所述网架上间隔布置有若干用以排出银耳汁液的网孔。

优选的,所述环形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炉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以与行走轮相配合的轨道。

优选的,所述高温进气管的列数为三列,三列所述高温进气管呈放射状设置,每列所述高温进气管均包含从上到下间隔设置的若干个高温进气管。

优选的,所述高温进气管与搁置板交替设置。

优选的,所述炉体具有倒锥斗状的上部,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经冷却装置连接至回水槽。

优选的,所述接液槽整体呈锥斗状,所述接液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步骤(5)中所述的冻干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将柜体内腔分隔成干燥室和冷阱箱的隔板,隔板上开设有过气孔;所述干燥室内设置有与压缩机相连接的蒸发器,位于柜体旁侧设置有水箱,水箱内设置有与压缩机相连接的冷凝器;干燥室内还若干用以放置银耳的搁板,搁板沿竖向间隔排列并固定安装于隔板上;所述搁板内设置有热介质流道;热介质流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经热介质进管和热介质回管与水箱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热介质进管上设置有循环泵,冷阱箱顶部设置有用以连接汽水分离器的出气口,所述汽水分离器与真空泵相连接。

进一步的,搁板内的热介质流道为蛇形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古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古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7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