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封极柱与绝缘拉杆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8041.4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伟;王建业;李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2 | 分类号: | H01H33/662;H01H33/664;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封极柱 绝缘 拉杆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封极柱与绝缘拉杆的装配,特别涉及固封极柱与绝缘拉杆的连接结构,以解决固封极柱与绝缘拉杆的连接难题。固封极柱与绝缘拉杆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封极柱和绝缘拉杆,所述固封极柱包括极柱壳体和动导电杆,所述动导电杆与绝缘拉杆是通过同时穿设在两者上的销轴连接,所述固封极柱的极柱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供销轴通过的销轴安装口,所述销轴安装口与销轴的位置沿固封极柱径向对应。装配时,连接动导电杆和绝缘拉杆时能够直接通过极柱壳体上的销轴安装口将销轴穿过,实现动导电杆与绝缘拉杆的轴向传动,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纹连接相比,不需要对绝缘拉杆施加扭矩,不会导致绝缘拉杆损坏,并且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封极柱与绝缘拉杆的装配,特别涉及固封极柱与绝缘拉杆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压输配电领域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主导电回路极柱的固封工艺逐渐成熟,40.5kV电压等级的固封结构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现有的固封极柱如图1所示,包括1极柱壳体、上出线座2、真空灭弧室3和下出线座4,上出线座2、下出线座4作为嵌件固封在极柱壳体1上,构成极柱壳体1的一部分,真空灭弧室3设置在极柱壳体1的内部。固封极柱在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进行整机组装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组装,组装过程中,绝缘拉杆11需要与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5连接,但是对于40.5kV电压等级的固封极柱,由于其整体尺寸较高,工具进不去,无法固定动导电杆5,只能在极柱外部旋转绝缘拉杆11的下端进行紧固。旋转绝缘拉杆用力过大容易损坏绝缘拉杆,并且设计绝缘拉杆时除了需要考虑正常工作时的轴向受力要求,还要考虑安装时的扭矩要求,增加了设计生产成本;同时旋转绝缘拉杆时容易带动动导电杆旋转,从而损坏波纹管22,造成真空破坏而导致真空灭弧室报废。而旋转绝缘拉杆用力过小则无法固定牢固,机械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松动,这一矛盾长期以来成为40.5kV电压等级固封极柱组装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 2036802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固封极柱中绝缘拉杆的装卸装置,包括紧固筒、扳手及操作手柄,紧固筒内径略大于绝缘拉杆大径,外径小于固封极柱内径,紧固筒前端焊有加强用的套筒,扳手通过销轴旋转固定在套筒上,扳手连接有钢丝,操作手柄为杆状,穿设在紧固筒下端部。使用时,通过钢丝拉开活动扳手,将紧固筒伸入固封极柱内,松开钢丝转动紧固筒,使扳手口与绝缘拉杆的连接杆啮合,通过转动紧固筒另一端的操作子柄,可以把紧固力矩直接传递到绝缘拉杆的连接杆上,达到装配、拆卸绝缘拉杆的目的。
但是,上述装置使用时是在固封极柱内部操作,扳手难以准确地与绝缘拉杆啮合,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另外,由于通过紧固筒旋转绝缘拉杆时真空灭弧室的波纹管仍会承受扭矩,同样容易造成波纹管损坏。
因此,目前仍需要一种更好的方案来解决固封极柱与绝缘拉杆的连接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封极柱与绝缘拉杆的连接结构,以解决固封极柱与绝缘拉杆的连接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固封极柱与绝缘拉杆的连接结构,包括固封极柱和绝缘拉杆,所述固封极柱包括极柱壳体和动导电杆,所述动导电杆与绝缘拉杆是通过同时穿设在两者上的销轴连接,所述固封极柱的极柱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供销轴通过的销轴安装口,所述销轴安装口与销轴的位置沿固封极柱径向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固封极柱包括下出线座,所述销轴安装口设置在下出线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出线座与动导电杆之间连接有软连接,软连接固定在下出线座的内侧端面且软连接上设有与所述销轴安装口对应的避让口。
进一步地,所述动导电杆上设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靠近动导电杆的一端与动导电杆螺纹连接,另一端设有供销轴穿过的销轴孔。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远离动导电杆的一端设有间隔布置的耳板,所述销轴孔设置在耳板上,所述绝缘拉杆具有夹设在两耳板之间的连接端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8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