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疆无膜棉花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8071.5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5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喻树迅;宿俊吉;练文明;魏恒玲;王寒涛;李克福;李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50 | 分类号: | A01G22/50;A01G1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蔡蓉 |
地址: | 455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疆 棉花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南疆无膜棉花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覆膜栽培条件下小于120天,无膜栽培条件下135‑140天特早熟陆地棉品种;施肥犁地,播种,种植密度为240000‑255000株﹒hm‑2;在子叶展平时开始连续2次化调,缩节胺用量分别为1.4‑1.6、0.8‑1.2g﹒hm‑2,打顶后,缩节胺用量4.3‑4.8g﹒hm‑2;生育期间进行水肥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该栽培方法不再覆盖地膜,防止了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本发明选用特定的早熟棉花品种,通过加入适量的基肥再辅以化调以及水肥管理,为棉花各个阶段的生长期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栽培得到的棉花克服了晚播引起的晚熟减产减质,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种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南疆无膜棉花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新疆自80年代推广地膜棉种植技术以来,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南疆棉田人工揭膜成本占人工管理成本的25%。即使采用人工揭膜或机械化回收,其土壤中地膜年残留率也在15%左右,部分不揭膜棉田,地膜残留率更是高达100%,新疆地区地膜残留率年均24.4%,对土壤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国最严重地区之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广的机采棉种植生产技术至十二五末,据毛树春2014年《中国棉花景气报告》报道全疆机采棉花面积约1000万亩,其中兵团占60%,地方40%(主要在北疆),分区看北疆机采面积800万亩,南疆机采面积200万亩基本全部集中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采棉收获过程中收入大量田间地表、棉株上的残留地膜,在后期加工过程中难以清除,对原棉的污染严重,在后续纺织加工过程无法彻底清除,影响纺织产品质量,新疆南疆棉花产业又是区域支柱产业,也是南疆各族群众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植棉效益下降对当地社会生产、群众生活影响很大。新疆目前地膜棉生产方式与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绿色、协调、可持续不相适应。
南疆现有的裸地种植方法在进行大田生产时,棉花产量低,如“南疆早熟棉裸地栽培播期与密度试验”中,其棉花籽棉产量还不足4000kg·hm-2,产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南疆无膜棉花的栽培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特定的棉花品种,在配合适宜的播种密度,并进行适当的化调以及水肥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节约成本,并且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南疆无膜棉花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覆膜栽培条件下生育期小于120天、无膜栽培条件下生育期为135-140天的特早熟陆地棉品种,备用;
施肥犁地,播种,种植密度为240000-255000株﹒hm-2;
在子叶展平时开始连续2次化调,缩节胺用量分别为1.4-1.6g﹒hm-2、0.8-1.2g﹒hm-2,打顶后,喷施缩节胺用量4.3-4.8g﹒hm-2;
同时,生育期间进行水肥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
所述水肥管理为:生育期间滴水9~10次,每次灌量375~450m3﹒hm-2,滴水时同时施肥,生育期共计滴施滴灌肥用量:尿素200-210kg﹒hm-2、磷酸二铵130-140kg﹒hm-2、磷酸二氢钾55-65kg﹒hm-2、硼肥20-25kg﹒h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8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