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8833.1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金士特;俞瑜;李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02 | 分类号: | H02K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电机 | ||
本发明涉及振动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包括:壳体,具有容纳空间;质量块,通过弹性件悬挂在容纳空间内;定子,设于容纳空间内,固定在壳体上;振子,固定设置在质量块上,能够带动质量块相对于定子往复移动;动接头,与振子电性连接地设置在质量块上;静接头,设置在壳体上,并且每个静接头朝向与其对应的动接头伸出设置;与动接头数量相对应的导电弹簧,每对静接头和动接头通过导电弹簧电性连接;支撑结构,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支撑结构与静接头背向动接头的一侧抵靠设置,为静接头提供与导电弹簧的弹性偏压力方向相反的支撑力。本发明提供的振动电机,静接头使用寿命更长,产品质量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线性种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等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正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上述电子产品一般会用振动信号来做信息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醒、掌上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振动提醒功能成了振动电机在消费电子领域最重要的应用。
现有的线性振动电机一般采用可通电的线圈作为定子,将悬浮在电机壳体内的安装有磁钢的质量块作为振子,当线圈通交流电后,磁钢受磁场力影响往复振动,为了避免机壳影响磁钢的振动方向,使磁钢向机壳偏转,甚至吸死在机壳上,这种线性振动电机的壳体一般为不导磁材料制成,导致壳体内的磁场利用率下降,影响振子的振动效果,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人研发了一种“动圈式”线性振动电机,将磁钢固定设置在机壳内作为定子,可通电的线圈安装在质量块内作为振子,由于线圈在电磁作用下往复移动,因此采用导电弹簧为线圈提供柔性电连接,在质量块上覆盖有与线圈电连接的第一FPC板,第一FPC板沿质量块振动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朝向壳体伸出一个动接头;在壳体上固定有与电源电连接的第二FPC板,第二FPC板上分别朝向两个动接头伸出两个静接头,每对动接头和静接头之间通过一个导电弹簧电性连接。但该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质量块带动设置在其上的第一FPC板往复移动,使得第一FPC板上的动接头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二FPC板上的静接头往复移动,静接头不断受到导电弹簧传递而来的动接头的撞击,很容易发生疲劳形变,甚至折断,影响静接头的使用寿命,影响振动电机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振动电机中静接头容易产生疲劳形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提高静接头抗变形强度,延长静接头使用寿命的振动电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振动电机,包括:壳体,具有容纳空间;质量块,通过弹性件悬挂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定子,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振子,固定设置在所述质量块上,能够带动所述质量块相对于所述定子往复移动;动接头,与所述振子电性连接地设置在所述质量块上;静接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每个所述静接头朝向与其对应的所述动接头伸出设置;与所述动接头数量相对应的导电弹簧,每对所述静接头和所述动接头通过所述导电弹簧电性连接;支撑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静接头背向所述动接头的一侧抵靠设置,为所述静接头提供与所述导电弹簧的弹性偏压力方向相反的支撑力。
所述壳体上固定设置有第二FPC板,所述第二FPC板上设置有所述静接头。
所述第二FPC板成型有朝向所述壳体凸出的弯折部,所述壳体上成型有与所述弯折部相互嵌合的凹槽。
所述支撑结构由部分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动接头折弯形成。
所述支撑结构为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支撑板。
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静接头一一对应设置,或者多个所述静接头分别抵靠设置在一个所述支撑结构的两侧。
所述质量块上设置有第一FPC板,所述第一FPC板上设置有所述动接头,并且所述质量块上成型有适于所述第一FPC板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动接头抵靠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8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