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针灸针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0154.3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4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卡斯特姆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L3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34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针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通过对经络、穴位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来治疗全身的疾病。现代的针灸针一般由针体、针尖和针柄组成,使用时常用到提插捻转等手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技术难度较高甚至已经濒临失传的手法,如补泻手法,普通的医生在用常规针灸针操作是很难对穴位真正产生冷或热的感觉,也无法对穴位的温度定量调节,进而影响针灸的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针灸针,其主要可以在针灸过程中提供一种内部气流通道,可以造成穴位的鼓胀感,增强对穴位的刺激,提高疗效。
技术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针灸针,包括针柄、针鞘、鞘内针杆、鞘内杆头、针尖和针孔,其中鞘内针杆为可活动针杆,能上下做活塞运动,上端固定有针柄,下端固定有鞘内杆头,且鞘内针杆被针鞘紧密包裹,针灸时牵动针柄上下推动针杆,可以产生气流刺激穴位,造成鼓胀感,同时也可以用艾条加热针杆,使热感更易传递到穴位,并可通过活动针杆调节穴位的温度。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新型针灸针,所述针尖固定在针鞘末端,为中空结构,内部与鞘内杆头对接但不固定在鞘内杆头上,针尖处有细小的针孔,这种结构可以使活动针杆内的气流通过针尖和针尖空快速传递到穴位处。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新型针灸针,所述针柄上有螺纹结构,可以防滑。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新型针灸针,所述针孔的直径为0.05-0.1mm。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新型针灸针,所述针柄为纳米高分子材料,包括如下组份:按照重量组份计,
聚乙烯:70-80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0-30份
光稳定剂:5-10份
玻璃纤维:2-10份
纳米二氧化硅:10-20份,
其中光稳定剂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纳米二氧化钛:5-10份
纳米氧化锌:1-5份。
这种材料可以使针灸针更加耐用,抗氧化。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新型针灸针,所述针鞘、鞘内针杆、鞘内杆头和针尖表面设有耐磨层,其组份包括:按照重量组份计,
无水硼砂:1-2份
氯化钾:1-2份
丹宁酸:1-6份
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1-5份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2-6份
烷基硫酸酯钠:3-10份
硫酸氧钛:0.5-1份
去离子水:40-80份。
各种配方组成组分合理,绿色环保,并且原料来源广、易于获得,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灸针绿色环保,强度高,耐用性好,使用寿命长,功能性强,适用性广。并且原料来源广、易于获得,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灸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并不是一种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针灸针,包括针柄1、针鞘2、鞘内针杆3、鞘内杆头4、针尖5和针孔6。
所述针柄1为纳米高分子材料,包括如下组份:按照重量组份计,
聚乙烯:70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
光稳定剂:5份
玻璃纤维:2份
纳米二氧化硅:10份。
其中光稳定剂包括如下组份:按重量组份计,
纳米二氧化钛:5份
纳米氧化锌:1份。
所述针鞘、鞘内针杆、鞘内杆头和针尖表面设有耐磨层,其组份包括:按照重量组份计,
无水硼砂:1份
氯化钾:1份
丹宁酸:1份
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1份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2份
烷基硫酸酯钠:3份
硫酸氧钛:0.5份
去离子水:80份。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针灸针,包括针柄1、针鞘2、鞘内针杆3、鞘内杆头4、针尖5和针孔6。
所述针柄1为纳米高分子材料,包括如下组份:按照重量组份计,
聚乙烯:75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
光稳定剂: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卡斯特姆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卡斯特姆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0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胺造粒系统
- 下一篇:用于西林瓶的配药组件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