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01029.4 申请日: 2017-05-31
公开(公告)号: CN108975497A 公开(公告)日: 2018-12-11
发明(设计)人: 黄斌;潘咸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3/30 分类号: C02F3/30;C02F101/38;C02F103/36
代理公司: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 耿霞
地址: 255400 山东省淄博***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丙烯腈废水 废水 污染物去除效率 工业废水处理 国家排放标准 出水总氮 混合污水 可生化性 生化系统 碳源补充 以废治废 运行成本 反硝化 硝化池 出水 酸化 硝化 匀质 增效 总氮 沉淀 达标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的处理方法包括:匀质‑酸化‑反硝化‑硝化‑沉淀。本发明将可生化性非常好的TMPD废水作为碳源补充到丙烯腈废水的处理中,通过在硝化池中加装填料的方式,降低混合污水的BOD与总氮的比例,减少20%废水使用量的同时,对丙烯腈废水COD去除率比现有技术方法提高了20%,与此同时,生化系统出水总氮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TMPD废水,达到了以废治废、降本增效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丙烯腈废水的处理,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达标、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烯腈是一种无色、苦杏仁味的高毒类有机氰,具有高毒性及潜在的遗传毒性,是环境中重要的有害污染物之一,它不仅破坏水体生态系统,还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丙烯腈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有机合成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主要用于腈纶、丁腈橡胶、己二腈、丙烯酰胺、ABS树脂等生产。目前,国内外丙烯腈应用最多的生产方法为丙烯氨氧化法,即以丙烯、氨气和空气为主要原料,在一定反应条件(温度:445±5℃、压力:0.055~0.075MPa)和催化剂(SAC-2000)的作用下,生成丙烯腈和水,副产物主要为乙腈和氰化钠。反应产物经过急冷、吸收、精制等一系列措施分离后,生产废水中含有丙烯腈、乙腈、氰化钠、氨以及副产物丙腈、丙酮、乙醛、醋酸等。丙烯腈废水的水质情况为:COD在1500~4000mg/L、氨氮50mg/L左右、总氮300mg/L左右,最高可达700mg/L、氰化物在2~3mg/L。丙烯腈废水较为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是生物法,以A/O工艺应用最为广泛。众所周知,生化反应顺利进行必须保证水中合适的C、N、P的比例,通常厌氧反应C:N:P=500:5:1,好氧反应C:N:P=100:5:1。而丙烯腈废水中有机物与总氮的比例明显偏低,因此生化处理难度较大。从公开的文献报道可知,目前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大量补充碳源,碳源通常使用葡萄糖、淀粉、甲醇和乙醇,因此,系统的运行成本较高。

2,2,4-三甲基-1,3-戊二醇(TMPD)是一种重要有机化工中间体,在合成香料、润滑油、表面涂料、石油加工、纺织印染及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TMPD生产工艺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异丁醛、正丁醇、正丁酸、异丁醇、异丁酯、辛戊二醇等,废水的COD在70000~100000mg/L,水中为无氮源、无磷源,由于该废水可生化性非常好,目前采用工程菌一步氧化法处理,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60h,COD降到300mg/L左右后排入污水处理场深度处理。该方法处理废水的费用非常高,而且产生的大量剩余污泥也难以处置。

中国专利CN105271605A(201410331303.1)“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该发明采用的工艺流程为:匀质-酸化-反硝化-硝化-沉淀。该发明的优点是在丙烯腈废水中掺入一定比例的TMPD高浓度有机废水,将TMPD高浓度有机废水作为有机碳源充分加以利用,达到以废治废、降本增效的目的。缺点是:当有机碳源不够充足时,COD和总氮的去除效果难以保证。

中国专利CN104671407A(201310631263.8)“一种改良A/O处理丙烯腈废水的工艺”,该发明采用改良A/O工艺处理丙烯腈废水,将A/O工艺的好氧池分为O1、O2、O3三部分,O1区采用固定填料挂膜,BOD去除率可达50%以上;O2区采用悬浮球状填料挂膜,生物膜内部存在微观的缺氧环境,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有利于总氮的去除;O3区采用活性污泥法,一方面是继续进行硝化反应,使硝化反应彻底进行;另一方面使此区活性污泥代谢处于内源呼吸期,能使工艺产生的污泥量减少40%以上。该发明未对COD的去除效果进行说明,仅仅在摘要中说明脱氮效率达到95%以上,说明书中无数据支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1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