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位脱氮除磷河道修复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1161.5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梅荣武;王晓敏;李欲如;王震;张敏东;蒋涛;沈浙萍;许青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00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位脱氮 河道 修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异位脱氮除磷河道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设置的高负荷生物脱氮组件、混凝剂反应组件、磁加载强化反应组件、沉淀池和磁粉分离组件;
所述高负荷生物脱氮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脱氮缺氧池和脱氮好氧池,所述脱氮缺氧池内和脱氮好氧池内均设置脱氮填料,所述脱氮缺氧池内设置潜水搅拌机,所述好氧脱氮池底部设置曝气装置;
所述混凝剂反应组件包括内置第一搅拌机的混凝剂反应池和用于向混凝剂反应池内投加混凝剂的加药组件,所述混凝剂反应池的进水口与脱氮好氧池的出水口相连;
所述磁加载强化反应组件包括内置第二搅拌机的磁加载强化反应池和用于向磁加载强化反应池内投加磁粉的磁粉投加组件,所述磁加载强化反应池的进水口与混凝剂反应池的吹水口相连、出水口连接所述沉淀池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外接风机,所述脱氮好氧池内设置溶氧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填料为多孔聚氨酯填料,填料为六边形块状,中部设有6-8mm圆柱形通孔,六边形块状边长20-30mm,厚度为1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混凝剂溶药装置、混凝剂储药装置和混凝剂投加泵,所述混凝剂投加泵出口接入混凝剂反应池内,所述混凝剂溶药装置内设置第三搅拌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粉投加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磁粉储槽和磁粉投加泵,磁粉投加泵出口接入磁加载强化反应池内,所述磁粉储槽内设置第四搅拌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粉分离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高速分散机和磁鼓分离机,所述高速分散机的进泥口与沉淀池的泥斗通过污泥泵连接、上清液出口通过管道接入脱氮缺氧池、泥浆出口接入磁鼓分离机;所述磁鼓分离机的磁粉出口通过磁粉输送带接入磁粉投加组件。
7.一种异位脱氮除磷河道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需要处理的河水顺次流入脱氮缺氧池、脱氮好氧池,脱氮缺氧池和脱氮好氧池内设置高负荷脱氮填料用于高效高负荷脱氮,脱氮缺氧池内设置潜水搅拌机推流混合水质,脱氮好氧池内设置曝气装置及外置风机来补充硝化所需氧气,脱氮好氧池内设置混合液回流泵,将好氧处理后的混合液回流至脱氮缺氧池内,实现硝化-反硝化脱氮反应;
(2)脱氮后的河水进入磁加载强化絮凝部分,河水顺次流入混凝剂反应池、磁加载强化反应池、沉淀池,在混凝剂反应池内投加混凝剂发生混凝反应,产生细小絮体的河水进入磁加载强化反应池,与磁鼓分离回用的磁粉混合,带磁性絮体的河水进入到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处理后的河水重新回到河道内;
(3)沉淀池的泥斗内的污泥进入磁粉分离装置,顺次流入高速分散机、磁鼓分离机,污泥在高速分散机的强力分散后,经过磁鼓分离机回收磁粉,磁粉通过输送带送到磁粉投加装置重新进入磁粉强化环节得以回收利用,分离所产生的上清液进入高负荷脱氮部分进行处理,分离所产生的污泥按要求脱水后外运处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缺氧池和脱氮好氧池内的脱氮负荷为0.2-0.3kgNH3-N/(m3.d)。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搅拌机的转速为60-100r/min;混合液回流比为70-100%;混凝剂投加量为30-50mg/L;所述磁粉为磁铁矿粉,其粒度为250-350目,投加量为10-50mg/L。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剂反应池内的搅拌速度为60-100r/min;磁加载强化反应池内的搅拌速度为30-50r/min;高速分散机的转速为1000-2000r/min;磁鼓分离机的转速为10-25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11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