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抗器气隙厚度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1360.6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猛;朱兰香;王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世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6 | 分类号: | G01B7/06;H01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磁通 穿过 气隙厚度 线圈本体 线圈内壁 有效面积 出气隙 电抗器 空气隙 漏电感 铁芯柱 主电感 漏磁 总电感 气隙 省工 省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抗器气隙厚度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漏磁通穿过线圈内壁至铁芯柱周边所围成空气隙面积S1,以及漏磁通穿过线圈本体面积S2,得到漏磁总有效面积Aσ;结合上述步骤,根据漏电感公式:Lσ=μ0AσN2/h,以及主电感公式:Lm=μ0AsN2/δ,进而计算气隙总厚度δ。本发明根据漏磁通穿过线圈内壁至铁芯柱周边所围成空气隙面积,以及漏磁通穿过线圈本体面积,得到漏磁总有效面积;然后再根据漏电感公式以及主电感公式得到总电感量,进而计算出气隙总厚度。本发明通过精准设计,准确的给出气隙厚度,省工省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抗器气隙厚度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电抗器的设计,由于其气隙计算未考虑漏磁通所带来漏电感的影响,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为了得到符合公差范围的电感量,导致电抗器装配工花了较多时间装了拆、拆了又装,返工气息板的厚度,直至电感量测试合格为止,废料又费工。据统计,漏电感占客户总要求电感量的比例约为1.5%~20%,而电感量的精度公差一般为5%,即漏电感占比在5%~20%的电抗器生产过程中全部会产生返工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工省料,能够准确给出电抗器气隙厚度计算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抗器气隙厚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漏磁通穿过线圈内壁至铁芯柱周边所围成空气隙面积S1,以及漏磁通穿过线圈本体面积S2,得到漏磁总有效面积Aσ;
步骤二:结合上述步骤,根据漏电感公式:Lσ=μ0AσN2/h,以及主电感公式:Lm=μ0AsN2/δ,又主电感量Lm=L-Lσ(L为客户要求的电感量),进而计算气隙总厚度δ;
其中,上式中μ0是空气磁导率,为常数;As是铁芯柱有效截面积;N是绕制匝数;δ是气隙总厚度。
在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预设线圈绕线厚度为d,铁芯柱宽为A,铁芯柱长为B,在宽度方向,线圈内壁至铁芯柱间隔为a,在长度方向,线圈内壁至铁芯柱间隔为b,其中线圈沿着铁芯柱高度方向进行绕制,绕线高度为h。
所述漏磁通穿过线圈内壁至铁芯柱周边所围成空气隙面积S1=2b(A+2a)+2aB;所述漏磁通穿过线圈本体面积S2=2d(A+2a+2d)+2d(B+2b);所述漏磁总有效面积Aσ=S1+S2。
所述主电感量Lm=L-Lσ,其中,L为总电感量。
所述气隙总厚度δ=μ0AsN2/(L-L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漏磁通穿过线圈内壁至铁芯柱周边所围成空气隙面积,以及漏磁通穿过线圈本体面积,得到漏磁总有效面积;然后再根据漏电感公式以及主电感公式得到总电感量,进而计算出气隙总厚度。本发明通过精准设计,准确的给出气隙厚度,省工省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世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世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13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