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固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2710.0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7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W·J·梅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1/10 | 分类号: | F16B21/10;F16B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志刚;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组件。提供用于机动车辆的紧固件组件。该紧固件组件包括被配置为将机动车辆的第一部件联接到第二部件的紧固件,紧固件包括被配置为被接收在第一部件的镗孔内的柄部;以及锁紧构件,该锁紧构件可联接到紧固件和第一部件,锁紧构件包括被配置为接收紧固件柄部并且提供防止紧固件柄部从第一部件的镗孔中移除的阻力的开口,其中锁紧构件包括可变形部分,该可变形部分被配置为由于第一部件的操作环境从第一状态变形到第二状态,使得当可变形部分处于在机动车辆的操作之后的第二状态时,紧固件可从镗孔中移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紧固件组件,并且特别地,但不排他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组件,该发动机组件被配置为在发动机组件的维护期间允许替换系留(captive)、一次性(singleuse)紧固件。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通常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紧固件,其用于将车辆的部件和子组件联接到一起。用在车辆上的不同的紧固件可具有不同的直径、长度和/或等级,例如强度。定位用于将每个部件或子组件组装到车辆上的合适的紧固件可能是一个耗时的过程。
为了改善组装机动车辆的效率,通常期望在部件或子组件安装到车辆上时,在车辆的组装阶段之前,为特定部件或子组件定位适当的紧固件。在一些情况下,紧固件可位于和设置在例如远离主车辆生产线的子组件线上的部件或子组件的镗孔中,并且可被运输到其中紧固件已经在适当位置的主生产线。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期望紧固件是保持在部件或子组件的镗孔内的系留紧固件,并且防止其在安装到车辆上之前从部件或子组件脱开。
在制造车辆之后,通常期望从车辆上拆卸部件或子组件,以在车辆上执行服务和维护程序。在维护期间,可期望替换用于将部件或子组件联接到车辆的紧固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可期望在先前的组装程序期间替换暴露于等于或大于紧固件的屈服应力的应力的一次性紧固件。然而,如果紧固件是不能从部件或子组件的镗孔中移除的系留紧固件,则更换部件或子组件本身可以是必要的,以更换紧固件。
此外,在一些服务和维护操作期间,可期望从部件或子组件完全移除紧固件,以便为将要从车辆上移除的部件或子组件提供间隙,例如,替换部件。然而,如果紧固件在部件内系留,可不能完全移除紧固件,并且可需要进一步拆卸车辆以替换部件或子组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机动车辆组件,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紧固件组件,紧固件组件包括:紧固件,其被配置为将第一部件联接到第二部件,紧固件包括被配置为被接收在第一部件的镗孔内的柄部;以及锁紧构件(retaining member),所述锁紧构件可联接到紧固件和第一部件,锁紧构件包括开口,该开口被配置为接收紧固件柄部,并且提供防止紧固件柄部从镗孔中移除的阻力,其中锁紧构件包括可变形部分,该可变形部分被配置为由于(by virtue of)第一部件的操作环境从第一状态变形到第二状态,使得当可变形部分处于在机动车辆的操作之后的第二状态时,紧固件可从镗孔中移除。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变形和可变形的旨在包括锁紧构件或锁紧构件的一部分改变其形状或形式的任何过程。例如,变形可包括熔化、升华、断裂(例如破裂或破碎)、分解(例如热分解)、氧化、塑性变形或任何其他类型的变形。
紧固件组件可用于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组件中。第一部件可为发动机的部件。第一部件操作环境可对应于发动机操作环境。
紧固件组件可用在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发动机、变速器,或其他部件上或包括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排气系统上。
可变形部分可具有小于或等于第一部件的操作温度的熔点。例如,可变形部分可具有低于70摄氏度或低于60摄氏度的熔化温度。
可变形部分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诸如聚已酸丙酯。另选地,可变形部分可由蜡材料制成。锁紧构件可由可变形部分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2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