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的转化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3096.X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穆杨;陈丹丹;王艺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3/04 | 分类号: | C25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转化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的生物电化学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驯化后的厌氧活性污泥、阴极电极与微生物培养基置于阴极区,并搅拌,将阳极电极和电子供体置于阳极区;所述阴极区和阳极区采用隔膜隔开;然后向阴极区通入含CO的气体,形成厌氧环境后,再向阴极电极施加电极电势,得到气体CH4。本发明开拓了一氧化碳转化的新方法,采用微生物电解法,利用驯化后的厌氧活性污泥,有效的克服了一氧化碳的剧毒毒性,在不同电势的条件下还原一氧化碳,在常温和常压的状态下产生可利用的生物燃料甲烷。本发明提供的转化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设备要求低,适合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CO的转化利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CO的资源化利用的生物电化学方法。
背景技术
一氧化碳(CO)是一种在工业中普通和常见的气体,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低,极难溶于水。一氧化碳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在空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2~3年之久。如局部污染严重,对人群健康有一定危害。
由于世界各国交通运输事业、工矿企业不断发展,煤和石油等燃料的消耗量持续增长,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多。据1970年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一氧化碳总排放量达3.71亿吨。其中汽车废气的排出量占2.37亿吨,约占64%,成为城市大气日益严重的污染来源。采暖和茶炊炉灶的使用,不仅污染室内空气,也加重了城市的大气污染。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矿坑爆炸和地震等灾害事件,也会造成局部地区一氧化碳浓度的增高。吸烟也会造成一氧化碳污染危害。
而且一氧化碳除了具有能够燃烧的特点外,最被广为熟知的就是毒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是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的持续发展,一氧化碳无论是在副产品,还是在废气中的含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近些年,在冶金、化学、石墨电极制造以及家用煤气或煤炉、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排放越来越大。虽然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再利用,但是其毒性巨大,无论是在民用上还是在工业上使用都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因而,这些一氧化碳除大部分离炉气用于燃烧供热外,其它的大都没有被充分利用,有的烧掉,有的直接放空,不能直接用于民用,严重的污染了环境。
因而,如何充分利用一氧化碳,将其进行转化,变废为宝,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群的危害,已逐渐成为领域内诸多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CO的转化利用方法,特别是一种CO的资源化利用的生物电化学方法,本发明采用微生物电解法,微生物在特定电势的条件下,将一氧化碳转化为可利用的生物燃料甲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的生物电化学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驯化后的厌氧活性污泥、阴极电极与微生物培养基置于阴极区,并搅拌,将阳极电极和电子供体置于阳极区;所述阴极区和阳极区采用隔膜隔开;
2)向阴极区通入含CO的气体,形成厌氧环境后,再向阴极电极施加电极电势后,得到气体CH4。
优选的,所述阴极区中,所述驯化后的厌氧活性污泥与所述微生物培养基的质量体积比为(5~20)g:500mL;
所述驯化后的厌氧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种包括Thermoautotrophicum、Methanobrevibacter、Methanosaeta、Methanomassiliicoccus和Acetogenicbecteria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含CO的气体包括CO和稀释气体;
所述电极电势为-0.65~-1.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3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冷冻风道安装结构及冰箱
- 下一篇:一种电解水电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