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型高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4004.X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佘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佘云锋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C21B7/10;C21B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高炉 | ||
1.一种改良型高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缸(1)和炉底(2),所述炉缸(1)内设有炉壳(11)和冷却壁(12),所述冷却壁(12)内设有若干个冷却管组件(121),所述冷却管组件(121)为迂回上升的S型管件,所述冷却管组件(121)与冷却系统(17)相配合,所述冷却管组件(121)包括第一蛇形管(1211)和第二蛇形管(1212),所述冷却系统(17)包括分别与第一蛇形管(1211)和第二蛇形管(1212)相配合的第一冷却循环系统(171)和第二冷却循环系统(172),所述炉底(2)上设有密封装置(25)和供液装置(26),所述密封装置(25)环绕在炉壳(11)底部的外周,所述供液装置(26)上设有电磁控制阀(2611),所述电磁控制阀(2611)通过输送管体与密封装置(25)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2)还包括混凝土基墩(21)、一级封板(22)、二级封板(23)、高炉基础(24)、冷却层(27)和耐火层(28)一级封板(2)、二级封板(3)、高炉基础(4)、密封装置(5)、供液装置(6)、冷却层(7)、耐火层(8)和混凝土基墩(9),所述高炉基础(24)的上方设有二级封板(23),所述炉壳(11)竖立在二级封板(23)上形成密封壳体,所述二级封板(23)上设有混凝土基墩(21),所述混凝土基墩(21)的上层设有耐火层(28),所述炉壳(11)的内壁设有一级封板(22),所述冷却层(27)铺设于耐火层(28)、一级封板(22)之间,所述冷却层(27)内铺设有若干个冷却水管组件(27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26)还包括油箱(261)、控制单元(262)和第二液位传感器(263),所述油箱(261)内盛装有密封焦油,所述油箱(261)上设有泵体,所述泵体通过输送管体电磁控制阀(2611)相连,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263)安装在油箱(261)内,所述控制单元(262)与第二液位传感器(263)相连,所述控制单元(262)控制泵体、电磁控制阀(2611)动作,所述油箱(261)上还设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与控制单元(262)相连,所述密封装置(25)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251),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251)与供液装置(26)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蛇形管(1211)和第二蛇形管(1212)呈嵌装式分布,所述第一蛇形管(1211)和第二蛇形管(1212)之间的距离处处相同,所述第一蛇形管(1211)和第二蛇形管(1212)内的冷却水流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系统(171)包括水箱(1711)、控制系统(1712)、泵体(1713)、空冷器(1714)、过滤器(1715)出水管道(1716)、进水管道(1717)、输送支管(1718)和输送主管道(1719),所述水箱(1711)通过泵体(1713)与进水管道(1717)相连通,所述泵体(1713)与控制系统(1712)相连,所述进水管道(1717)、出水管道(1716)通过若干个输送支管(1718)分别与输送主管道(1719)的相连,所述出水管道(1716)内的冷却水依次通过过滤器(1715)、空冷器(1714)进入到水箱(1711)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主管道(1719)包括上下两个辅助主管道,所述辅助主管道为环形管道,所述辅助主管道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蛇形管(1212),所述第二蛇形管(1212)呈环形分布。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系统(171)和第二冷却循环系统(17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系统(171)、第二冷却循环系统(172)上的输送主管道(1719)分别与第一蛇形管(1211)和第二蛇形管(1212)相连,所述第一蛇形管(1211)和第二蛇形管(1212)内的冷却水流向相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缸(1)由外至内依次设有炉壳(11)、冷却壁(12)、小块碳砖层(13)、碳素捣打料层(14)、大块碳砖层(15)、刚玉砖层(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佘云锋,未经佘云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40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