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回用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4746.2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1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生;郑言;言文炫;张德伟;罗毅;江凤林;裘杰辉;沈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9/14;C04B35/457;C04B35/622;C04B38/06;C02F101/20;C02F101/22;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曹晓斐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特别涉及工业回用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业中生产各种废水,其中印染废水污染较为严重,其排放量约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10,我国每年约有6—7亿吨印染废水排入水环境中,是当前最主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因此印染废水的治理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印染废水主要由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皂洗废水和印花废水等组成。其特点是成分复杂、色度高、有毒物质多,属于含有一定量有毒物质的有机废水,主要含有残留染料、印染助剂、酸碱调节剂和一些重金属离子,化学需氧量(COD)较高,而生化需氧量(BOD5)相对较低,可生化性差,是当前国内外公认的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3大类,但由于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单一处理方法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大多采用了n种方法的组合来完成对印染废水的彻底处理。
早期印染废水的处理比较常用的为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虽较为成熟,但也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如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高、基建费用高等,同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效果易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等。
鉴于上述因素,这种污水处理方法逐渐被后来的生物膜法所取代。生物膜法弥补了活性污泥法的很多不足,如它的稳定性好、承受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冲击的能力强、无污泥膨胀、无回流,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反应器的体积小、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是生物膜法也有其特有的缺陷,如生物滤池中的滤料易堵塞、需周期性反冲洗、同时固定填料以及填料下曝气设备的更换较困难、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中的载体颗粒只有在流化状态下才能发挥作用、工艺的稳定性较差。
介于以上两种工艺的缺点和不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biofilm-reactor,简称MBBR)应运而生。MBBR法在80年代末就有所介绍并很快在欧洲得到应用,它吸取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者的优点而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工艺处理方法。其核心部分就是以比重接近水的悬浮填料直接投加到曝气池中作为微生物的活性载体,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而处于流化状态,当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漂浮的载体在反应器内随着混合液的回旋翻转作用而自由移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现在经过MBBR处理以后从二沉池出来的印染污水可达到GB4287-2012标准进行外排,但是如果需要达到更高的印染污水回用的目标,其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回用水处理方法,对自二沉池出来的印染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回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业回用水处理方法,将从二沉池出来印染污水经过多孔陶瓷膜过滤,并在从多孔陶瓷膜出水的过程中在投入微孔生物床,微孔生物床体积占污水体积的0.01%-0.03%,所述微孔生物床按质量比由活性炭:吸附树脂=1:4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树脂按下列方法制备,1)按下列重量份比例配好水相,升温至45℃;
去离子水565
聚乙烯醇12-15
羟乙基纤维素55-60
二乙烯三胺15-20
钠米碳8-10
纳米凹凸棒土5-6
硫酸钠30-35
三聚磷酸钠20-25
过硫酸钾1-2
用硫酸调水相PH为中性;
2)称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后加入水相中搅拌;
苯乙烯65-70
二乙烯苯330-335
甲苯235-245
丙烯腈50-60
二氯甲烷37
二茂铁10-12;
3)在60℃保温定型4-5;
4)清洗烘干后用丙酮浸泡;
5)水洗至无丙酮味为止,45-50℃烘干包装。
进一步的,多孔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按质量份数将Sn02粉体100份、Ti02粉体1.5份、高岭土1.5份、石蜡3-5%、造孔剂2.5-10份,研磨混合后放置1-2天;
步骤2)将1)中的粉末放入模具中由压力机成型得到支撑体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4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干燥剂
- 下一篇:一种可重复吸油的三维纳米纤维疏水海绵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