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展青霉素分子印迹丝网印刷电化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5111.4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兰;皮付伟;纪剑;张银志;郭巍;孙嘉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23211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青霉素 分子 印迹 丝网 印刷 电化学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展青霉素分子印迹丝网印刷电化学传感器,属于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将含有待测样品的电导液60~100μL滴加到展青霉素分子印迹丝网印刷电极表面,静置吸附时间为50~210s,然后将展青霉素分子印迹丝网印刷电极水平插入便携式电化学检测器卡槽内,记录扫描中的电流峰值,根据已知展青霉素的浓度与电流峰值之间的标准曲线I(μA)=‑21.111log C(mol L‑1)–125.74(R2=0.9907)进行计算,最后将测得的样品中展青霉素的浓度显示在LED屏上。本发明的传感器精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重复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展青霉素分子印迹丝网印刷电化学传感器,属于快速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展青霉素(Patulin,Pat),又称展青霉毒素、棒曲霉素、珊瑚青霉毒素,它是由曲霉和青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展青霉素具有广谱的抗生素特点。然而,由于它的毒性作用,对胃具有刺激作用,导致反胃和呕吐,毒理学试验表明,展青霉素具有影响生育、致癌和免疫等毒理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神经毒素。展青霉素具有致畸性,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导致呼吸和泌尿等系统的损害,使人神经麻痹、肺水肿、肾功能衰竭。展青霉素首先在霉烂苹果和苹果汁中发现,广泛存在于各种霉变水果和青贮饲料中。鉴于展青霉素的严重危害性,目前世界上已有十几个国家制定了水果及其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最高限量标准。国际上建议人类食用的苹果产品中的展青霉素残留量小于50μg/kg,而很多国家将果汁中的展青霉素残留量调整在更为严格的范围。2004年4月,由欧盟委员会通过的果汁准入新标准已在欧盟各成员国施行。果汁、特别是苹果汁及含苹果汁的酒精饮料中,展青霉素最大限量为50μg/kg,固体苹果产品中,展青霉素最大限量为25μg/kg,儿童用苹果汁和婴儿食品中,展青霉素最大限量为10μg/kg。相对于我国国家标准GB14974-2003《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限量》中的相应规定(50μg/kg),欧盟新的标准对我国的苹果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其他真菌毒素不同,现在还没有商品化的展青霉素ELISA试剂盒。展青霉素霉素检测的常见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其中,HPLC结合紫外检测器分析检测展青霉素已经逐渐成为常规的方法。然而传统的HPLC方法的样品处理方法以及产品中共存的干扰物5-羟甲基糠醛严重影响了展青霉素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所以,研究开发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检测限低并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的便携式展青霉素分子印迹丝网印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用于展青霉素检测。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子印迹丝网印刷电极,所述子印迹丝网印刷电极是先在工作丝网印刷电极表面修饰碳量子点和壳聚糖,然后在工作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电镀沉积金纳米粒子,再通过金硫键修饰对巯基苯胺;将得到的修饰了对巯基苯胺的丝网印刷电极浸置在与待测物质具有相似结构的模板分子溶液中,孵育一段时间,再置于电聚合液中,电镀聚合,洗脱模板分子,工作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即得到分子印迹丝网印刷电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电极表面修饰碳量子点和壳聚糖,是制备含有壳聚糖和碳量子点的碳量子点---壳聚糖修饰液,然后吸取修饰液滴加到工作电极上,干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镀沉积金纳米粒子,具体是:将工作电极置于2.43mmol·L-1氯金酸和0.1mol·L-1硫酸溶液中,在电位-0.2V电压下,电沉积时间为120s,以完成电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金硫键修饰对巯基苯胺,具体是:将电镀沉积金纳米粒子后的丝网印刷电极浸置于60mmol·L-1对巯基苯胺乙醇溶液中,室温浸泡24h,之后用乙醇和水彻底清洗去除未吸附的对巯基苯胺,氮气吹干备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板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0mmol·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5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