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SCR入口流场均匀性的吹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5350.X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马龙信;高佳佳;路昆;何建乐;傅旭峰;王甲安;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scr 入口 均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SCR入口流场均匀性的吹灰装置,属于燃煤电厂烟道积灰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锅炉烟道积灰是目前燃煤电厂普遍存在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要求越来越苛刻,燃煤锅炉基本均配制有SCR脱硝系统,以满足锅炉NOx排放达标的要求。SCR设备的投用并非在锅炉设计初期完成,而是后期因环保要求需要而增设的,这就使多数机组在后期SCR设计安装时其对应烟道尺寸与原锅炉省煤器出口烟道尺寸很难完美匹配,因此往往导致省煤器出口水平烟道与SCR入口烟道存在突扩(SCR入口烟道尺寸>省煤器吹口水平烟道尺寸),这一方面使烟速降低导致部分飞灰沉积,同时突扩的烟道两侧存在低速涡流区,也会导致该处积灰的发生,此外受SCR布置限制,烟气在进入SCR前先通过如前所述的省煤器出口水平烟道,然后折转进入SCR入口垂直烟道,在此折转过程中受重力影响亦会导致大量飞灰的沉积。
SCR脱硝效率对锅炉NOx排放及其下游设备安全至关重要,影响SCR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SCR入口流场的均匀性,若其入口流场均匀性较差,一方面导致脱硝效率降低,另一方面还会导致局部喷氨过量,造成SCR氨逃逸量大,影响下游设备的运行安全,因此为保证SCR入口流场的均匀性,在其入口垂直烟道折转区域设置导流板。如前所述,实际运行情况也表明该处积灰严重,多数情况下下层导流板基本被积灰堵塞,从而影响了SCR入口流场的均匀性。
目前SCR入口并无有效地吹灰装置,同时受空间限制也无输灰装置,因此该处积灰均在每次停机时采用人工清灰,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基于以上原因,为有效地解决SCR入口烟道内积灰导致SCR内流场不均的问题,需开发有效的防止SCR入口烟道积灰的系统及装置。
中国专利201310409471.3 公开了一种用于SCR脱硝反应器的清灰装置,它包括依次连通的空气压缩机、缓冲罐、电磁阀和喷气管网单元模块,喷气管网单元模块位于SCR脱硝反应器内催化剂单元的上方,与催化剂单元一一对应布置。该方案对吹灰效果有限,存在吹灰死区,不利于实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有效解决燃煤电厂SCR入口烟道积灰严重的问题,节省清灰人力及时间的同时改善SCR流场均匀性,进而提供的一种改善SCR入口流场均匀性的吹灰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SCR入口流场均匀性的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空气母管、多路压缩空气支管、压力表以及吹灰风帽,所述压缩空气母管与厂用压缩空气管道连通,所述多路压缩空气支管与所述压缩空气母管相连通,所述吹灰风帽连通于所述多路压缩空气支管,所述压力表安装在所述多路压缩空气支管上,且所述压力表和所述吹灰风帽沿压缩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吹灰风帽安装于烟道中,烟道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连接有下游烟道,烟道、导流板和下游烟道沿烟气运动方向依次设置。
本发明还包括压缩空气母管手动开关阀、压缩空气支管电磁开关阀、通信电缆和时间继电器,所述压缩空气母管手动开关阀安装于所述压缩空气母管上,所述压缩空气支管电磁开关阀安装于所述多路压缩空气支管上,所述压缩空气支管电磁开关阀通过通信电缆与所述时间继电器相连,所述压缩空气母管手动开关阀、所述压缩空气支管电磁开关阀、所述压力表和吹灰风帽沿压缩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通过时间继电器实现压缩空气支管电磁开关阀的间断性定时开关。
本发明所述吹灰风帽包括导管和喷帽,喷帽和导管为一体式结构且喷帽在导管的上方;在喷帽上开有喷口,喷口包括内壁侧圆和外壁侧圆,内壁侧圆的直径小于外壁侧圆的直径。导管和喷帽采用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加工。在喷帽的前、后、左、右端各设置有一个喷口,共计四个喷口。喷帽横截面为圆形,喷帽的四个喷口组成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内壁侧圆的直径小于外壁侧圆的直径以实现吹扫介质的发散喷射,即发散角度α>0°。本发明所述烟道包括烟道内壁,所述烟道内壁的下水平壁面上开设有小孔,所述吹灰风帽通过小孔伸入所述烟道的内部并焊接密封固定,所述烟道的外侧设置有加强耳板,所述吹灰风帽通过加强耳板固定于烟道的外侧,喷口的中心距烟道内壁的距离为L,L≥85mm。吹灰风帽伸入烟道的内部并焊接密封固定。
本发明所述多路压缩空气支管数量为多个,每个多路压缩空气支管上均安装有多个吹灰风帽。吹灰风帽间隔排布在多路压缩空气支管上,根据厂用压缩空气管道内的压缩空气压力不同,对同一条多路压缩空气支管上相邻的两个吹灰风帽之间的间距作适当调整,以保证所有吹灰风帽吹扫区域覆盖整个烟道区域,不存在吹扫“死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5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