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下式背光灯条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5894.6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6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何胜斌;王海涛;张海波;佟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24 | 分类号: | F21S4/24;F21V23/00;G02F1/13357;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东深宏盾律师事务所 44364 | 代理人: | 赵琼花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下式 背光 模组 | ||
1.一种直下式背光灯条模组,其特征在于:
包括柔性电路板(1)、若干个灯条(2)及灯条插座(3);
所述灯条(2)上设有露焊盘(4);
所述灯条插座(3)包含外罩(31)、固定焊盘(32);
所述外罩(31)前面两侧分别设有焊-盘插位(312);
所述固定焊盘(32)有两个,均呈L型结构,L型结构的立面插入焊-盘插位(312)内;L型结构的底面裸露在外罩(31)底面的外面;
所述固定焊盘(32)用于将外罩(31)固定在柔性电路板(1)上。
各灯条插座(3)依次排列在柔性电路板(1)的表面上;所述柔性电路板(1)上的线路将各灯条插座(3)电气连接;
所述灯条插座(3)的数量与所述灯条(2)的数量相同;每个灯条(2)上的露焊盘(4)分别一一插在各灯条插座(3)上;
所述灯条插座(3)包含外罩(31)、固定焊盘(32)、第一弹片端子(33)、第二弹片端子(34);
所述外罩(31)为方形,前侧为插口;所述外罩(31)的后侧设有两个通孔(311);两个通孔(311)位于外罩(31)的后侧的上沿处;
所述第一弹片端子(33)、第二弹片端子(34)分别一一穿过两个通孔(311);所述第一弹片端子(33)、第二弹片端子(34)的前端位于外罩(31)的内腔中;所述第一弹片端子(33)、第二弹片端子(34)的前端向外罩的插口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片端子(33)、第二弹片端子(34)的前端向上弯曲;在无外力的状态下,第一弹片端子(33)、第二弹片端子(34)的前端与外罩(31)的上面相分离;
所述第一弹片端子(33)、第二弹片端子(34)的后端露在外罩(31)的外面,并沿着外罩(31)的后面向下延伸至外罩(31)的底面,再沿着外罩(31)的底面向后延伸一定的长度;所述第一弹片端子(33)、第二弹片端子(34)的后端用于与柔性电路板(1)上的线路电气连接;
所述固定焊盘(32)位于外罩(31)的下面,所述固定焊盘(32)嵌入外罩(31)内,且所述固定焊盘(32)的底面裸露在外罩(31)底面的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灯条模组,其特征在于:
各灯条插座(3)的插口均位于柔性电路板(1)的同一侧;
每个灯条(2)分别垂直于柔性电路板(1);且每个灯条(2)之间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灯条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露焊盘(4)凸出设置在灯条(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灯条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条插座(3)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片端子(33)、第二弹片端子(34);
所述露焊盘(4)分别与第一弹片端子(33)、第二弹片端子(34)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灯条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条(2)的表面上安装有若干个灯条透镜(21);
所述灯条透镜(21)呈阵列式设置在灯条(2)的表面;
所述灯条透镜(21)内设有LED灯珠;
所述灯条(2)上的各LED灯珠及露焊盘(4)之间通过灯条(2)上的线路电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58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重布线层表面均匀性的方法
- 下一篇:显示面板的光学补偿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