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能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5987.9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9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培应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5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能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能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能源接收大都采用有线式连接,但是这种方式只是将电能有线连接使用,并没有实现到,接收的能源和元器件达成平衡使用和节省能源。可以看出,目前接收方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只是以连接能源使用,和在使用中无法达到真空能源的接收和元器件之间的平衡使用因此,需要一种复能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能机。采用这种复能机可以变化能源传输到真空液体管道中,以液体管道来复制真空管道内部能源,达到能源的变化和元器件使用的能源以平衡使用,从而达到真空传输的能源以,无线方式接受使用和节省电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能机。其包括:电能输入单元,和变化线圈和真空液体和永磁体,包括输入框架和设置于所述输入框架上的电能输入线圈和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电能输入线圈和所述电能变化线圈相互并联,所述电能输入线圈的铁芯和所述电能变化线圈的铁芯是永磁铁,所述真空液体和永磁体的材料是永磁体铁体空心管道,交流电通过流经所述电能输入线圈而将所述电能转换至所述电能变化线圈;电能输入单元,包括电能输入线圈和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电能变化线圈的电能以感应电能供给真空液体管道,以变化线圈的电能供给使用的真空液体管道使用,以液体真空管道接收能真空能源,以平衡使用达到元器件平行使用。
优选地,所述输入框架上设置有第一电能变化线圈,所述输入框架构造为方形框架,所述电能输入线圈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入框架的内部,以对应于所述电能变化线圈,所述输入电能变化线圈设置于所述输入框架的之中,输入线圈分别于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区别,和第三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输入电能和变化电能产生感应能源,第三线圈为发射能源。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能输入线圈包括2个并列线圈,当所述电能输入线圈中输入交流电时,以增大所述第一电能变化线圈的磁场和第三发射线圈能源力度。
优选地,所述输入框架还设置有第二电能变化线圈,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的数量为1个并列线圈,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入线圈对称设置,并且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能输入线圈之间,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和第一电能线圈为并联线圈,所述并联线圈和第一电能输入线圈对称。
优选地,所述输入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三电能发射线圈,所述第三电能发射线圈的数量为1个并列相位线圈,所述第三电能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电能输入线圈固定平行设置,并且设置于,第一线圈的中心位置中所述电能输入线圈和所述第二电能变化线圈之间,【就是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平行设置共同使用永磁体线圈】。
优选地,所述变化框架上设置真空液体管道和真空管道,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接收的能源,以磁场感应形式,传输给第三线圈,第一线圈为输入第二线圈变化运用,第三线圈为发射线圈,真空液体管道和真空管道以接收传输真空管道的能源,以复制力能变化,回流到第三线圈中,以无线方式和有线方式发出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这种复能机在运用时,以变化的能源传输到真空液体管道中,以液体管道来复制真空管道内部能源,达到能源的变化和元器件使用的能源以平衡使用,从而达到真空传输的能源以,无线方式接受使用和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相位体系机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输入线圈;3、发射线圈;4、真空液体;5、真空;6、处理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复能机包括电能输入单元和变化线圈和发射单元。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风能机及其各个部分。
如图1所示,电能输入单元包括输入框架1和设置于输入框架1上的电能输入线圈2和电能变化线圈6,电能输入线圈2和电能发射线圈3并联平行设置,电能输入线圈2的铁芯和电能发射线圈3的铁芯是永磁铁,交流电通过流经电能变化线圈2将电能转换成感应电流,传输到真空液体管道和真空管道中6或5。
如图所示,电能变化线圈6单元包括真空管道5和液体管道6,电能输入线圈2的线圈的对称部位分别设置发射线圈3并联平行,电能输入线圈2设置于电能变化线圈6的磁场中,用于将接收到的电能传输至真空管道和液体管道中6或5以感应的形式运用,传输到发射线圈3的变化,以用于就收回流的能源做功和发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培应,未经杨培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5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