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掺杂钒酸银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6512.1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3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谢玲玲;朱文昊;曹晓雨;朱利敏;杨新丽;张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实验中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4/54;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8 | 代理人: | 宋建勋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钒酸银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氟掺杂钒酸银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的通式为Ag2V4O11-xFx,其中,0<x<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掺杂钒酸银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的通式为Ag2V4O11-xFx,其中,0.02<x<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氟掺杂钒酸银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它呈片状,平均粒径为0.5~20μm。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氟掺杂钒酸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碳酸银、偏钒酸铵和氟化银研磨均匀,制得混合粉末;
向所述混合粉末中滴入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制得流变相混合物,将所述流变相混合物置于85~95℃的条件下,反应4~6h,然后在110~130℃条件下,干燥7~9h,得到氟掺杂钒酸银电极材料前体;
将所述氟掺杂钒酸银电极材料前体在450~600℃加热8~12h,冷却,得到所述氟掺杂钒酸银电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氟掺杂钒酸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银、所述偏钒酸铵和所述氟化银的摩尔比为其中,0<x<0.40。
6.一种锂电池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正极的活性材料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氟掺杂钒酸银电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实验中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实验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65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