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识别赤藓红的核-壳型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6530.X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6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卫红;刘静静;张瑞;严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20 | 分类号: | C08F220/20;C08F226/06;C08J9/28;C08L33/08;C08K9/02;C08K9/06;C08K7/18;B01J20/26;B01J20/28;B01J20/30;B01D15/3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赤藓红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可识别赤藓红的核‑壳型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属于分子印迹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对人工合成色素赤藓红具有特异识别功能的聚合物材料,本发明以氨基化修饰的二氧化硅为核心,以赤藓红色素分子为模板,在其表面包裹一层印迹层。其优点是印迹位点在聚合物表面,模板容易从聚合物上洗脱下来,克服了吸附/解吸过程的动力学缓慢和质量转让的缺点,能够快速准确的对赤藓红进行特异性识别,且本发明可简化操作步骤,降低溶剂的使用量,提高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印迹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对人工合成色素赤藓红具有特异识别功能的聚合物材料,可用赤藓红的专一性识别与分离。
背景技术
赤藓红作为一种人工合成色素,由于其着色力强,稳定性好,成本低廉,常用于食品中,以提高其感官性。对于大多数人工合成食品着色剂,其并非作为一种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吸收,而且其制备常以苯、甲苯为原料,经一系列磺化、硝化反应,并且在合成过程中可能会混进砷和铅等重金属,如果对其滥用,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我国对食品着色剂有明确的使用标准和限量。目前,根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允许使用赤藓红的食品为以下几种:凉果类、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酱及酱制品、糕点上彩妆、复合调料、果蔬汁类饮料、碳酸饮料、风味饮料(仅限果味饮料)、配制酒,使用限量为0.05g/kg;油炸坚果与籽类、膨化食品使用限量为0.025g/kg;肉灌肠类、肉罐头类使用限量为0.015g/kg;装饰性果蔬,使用限量为0.1 g/kg。
目前,对于色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色谱-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法及薄层色谱法等。为了减少食品基质的影响,样品的前处理对后续的仪器精密检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赤藓红在几种常用的食品着色剂中属于较特殊的一种,对于赤藓红的提取,常用的国标规定的聚酰胺粉吸附对此并不适用,而液液提取消耗的试剂较大,步骤较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而且大部分提取剂都有一定的毒性,长期使用对健康和环境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固相萃取也是一种较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包括磁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微固相萃取和分散微固相萃取已广泛用于多残留分析,其精简了检测步骤,节约了大量的溶剂,但固相萃取对于色素的提取缺乏选择性,对于结构类似的物质无法分离,且目前已有固相萃取方法对赤藓红的回收率不高。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方法用于赤藓红的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MIT)是一种仿抗体技术,是指制备在特定结合位点上与模板分子能够在三维空间上相互识别的印迹聚合物的技术,是一种可以用来模拟天然物质的识别功能,制备具有特异选择性印迹聚合物的人工方法。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以目标分子为模板分子,选择特定的功能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在特定的引发条件下通过交联剂的作用聚合在一起,然后用洗脱剂洗去模板分子就可以得到在三维空间上具有特定结构和识别位点的聚合物。与抗体、酶、生物分子相比,分子印迹聚合物显示的固有的特点有以下: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是相当简单和经济的;聚合物展现出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的稳定性;在极端的化学条件下不会丧失其模板的结合特性。近年来,MIPs的制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经开发出多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本体聚合、沉淀聚合、悬浮聚合、表面聚合等,制备出各种各样的聚合物。常见的聚合物的形貌主要有块状的、棒状的、球形的、分子印迹膜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材料如: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线。分子印迹技术已在色谱分离、酶模拟、药物手性分离以及生物模拟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应用,同时在低浓度分析物的富集、反应过程平衡转移的控制和组合化学库的放映技术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优点和特性,如果将其用作一种吸附剂运用到赤藓红色素的检测中,会大大提高赤藓红的回收率,且目前还没有关于赤藓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相关文章,有研究的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6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