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端口跳变的FTP文件可靠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6595.4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4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石乐义;崔玉文;陈鸿龙;刘晓彤;孙慧;薛智宇;郭宏斌;李剑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端口 ftp 文件 可靠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端口跳变的FTP文件可靠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在使用FTP进行文件传输过程中,通过FTP服务器和FTP客户端与时间服务器进行精准时钟同步,然后根据时间戳选择在特定时段内容所使用的服务端口号。采用端口跳变策略的FTP文件传输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FTP文件传输服务对拒绝服务攻击的抵御,该方法还引入断点续传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端口跳变的FTP文件可靠传输方法,尤其涉及在使用FTP进行文件传输过程中,通过加入端口跳变机制抵御恶意攻击者进行拒绝服务攻击造成的服务中断的问题,并通过引入断点续传策略,以防止在FTP客户端与FTP服务器进行文件传输过程中,由于FTP服务器服务端口的动态改变导致文件传输终端进而重传的问题,实现在基于端口跳变的FTP文件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为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与利用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尤其是随着无线网络、正的推广以及便携式网络终端的普及,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个人、组织、国家对网络的依赖性大大增加,信息网络己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及互联程度的逐渐增大,黑客入侵、网络诈骗等信息安全事件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据有关资料统计,网络上的攻击活动以每年数倍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多的主机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这使得信息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FTP服务器与FTP客户端进行文件传输过程中,如果通信链路或者通信终端受到恶意攻击者的攻击,都会对通信双方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采用合适的安全策略防御恶意攻击者的破坏对FTP服务器和FTP客户端双方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端口跳变是指在网络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通过某种协定动态的改变通信的端口地址。按照这种协定的策略随机地动态改变端口信息,使恶意攻击者利用扫描工具很难获取通信双方使用的通信端口信息。从而对恶意攻击者的破坏和干扰能够有效的抵御和防范,主动保护通信的可靠于安全。即使是被攻击者所发现,由于其地址和端口都是动态跳变的,等到攻击者有足够时间向通信主机发起攻击时,主机的地址和端口其实已经发生了跳变,其攻击自然就失效了。因此,地址端口动态跳变技术在主动防御网络安全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断点续传是指在文件传输过程中,尤其在大文件传输过程中,服务器对客户端上传或者下载的文件设置一个位置标记,当客户端进行相应的上传或下载功能时,服务器先将文件指针移动到相应的标记位置,然后在标记位置开始进行文件的传输。断点续传技术的应用可以防止在遇到不可阻挡的因素造成文件传输中断的问题时,可以从已经上传和下载的部分继续开始执行相应的上传下载操作,从而避免重头开始执行上传下载任务,大大节省了文件的传输时间,也对文件的传输效率进行了较大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降低拒绝服务攻击对FTP文件传输造成的危害,以提高文件传输的可靠性,在传统FTP基础上引入了动态端口跳变技术,此外,为了解决在FTP客户端与FTP服务器进行文件传输中,端口动态改变造成服务终端的问题,采用断点续传的方法来避免端口改变后服务中断后文件需要重传的缺陷,实现了一种安全性能高,文件传输可靠性强的TFP文件传输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的一种基于端口跳变的FTP文件可靠传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FTP服务器和FTP客户端建立相同的端口号地址池;
(2)FTP服务器或FTP客户端开启后定时向时间同步服务器发起时间同步请求,保证FTP服务器和FTP客户端本地运行时间的同步;
(3)FTP服务器获取本地时间戳,通过时间戳在端口号池中选出服务端口供FTP客户端连接,并根据时间戳每间隔T时段重新计算并更新服务端口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6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