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多合作任务的多报价标书移动群智感知激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7045.4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6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饶正强;徐力杰;王磊;戴华;徐小龙;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30/08;G06Q50/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海越律师事务所 32402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合作 任务 报价 标书 移动 感知 激励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合作任务的多报价标书移动群智感知激励方法,在保证每个合作性任务均能被一组互相兼容的用户完成的前提下,最小化社会成本。本发明考虑感知活动在一个在线社区中发起,平台和在线社区用户之间体现为一个反向拍卖过程。社交网络应用平台根据用户提交的兼容用户集,将用户分成多个兼容用户组。然后选择入选任务‑报价对集合和每个用户的报酬。本发明所提的移动群智感知激励方法满足计算有效性、个人理性和防欺骗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互联网和算法博弈论的交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多合作任务的多报价标书移动群智感知激励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嵌入式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十分普及。利用普遍存在的智能手机用户感知和收集大规模的数据是一种新型的感知方式。移动群智感知由于其广泛的时空覆盖、低廉的成本、优秀的可扩展性以及普遍存在的应用场景而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数据感知和收集模式。目前已有一些项目基于移动群智感知实现了健康护理、智能交通、社交网络、环境监控等领域中的不同应用。
但目前的这些应用都是假设参与者能自愿地积极的参加数据感知,这往往不切实际。因为参与者需要消耗设备的能量、计算能力、存储空间、数据流量等完成群智感知任务,参与者需要得到一定数量的激励以抵消这些损失。群智感知应用的成功实施取决于参与者数量以及数据质量,没有激励上述两点都得不到保证。因此,激励机制的设计在群智感知应用中十分重要。
构建指纹数据库,收集较大范围内的地理数据等,均需要手机用户相互合作去完成任务。面对这些合作性任务,用户更希望和信任的人去共同完成任务,这样可以更好的去分配任务,提高服务的质量以及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而现有的技术中并没有允许用户自行选择信任的用户去共同完成任务,用户之间的兼容性被忽略。
本发明考虑在一个在线社区中发布一个存在多合作任务的移动群智感知活动。在线社区中的用户对参与感知任务有兴趣。每个合作任务需要一定数量的兼容用户来完成。本发明从在线社区中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挖掘用户之间的兼容性。所设计的激励方法的目标是设计一个防欺骗的激励机制来最小化社会成本,并且每个合作任务均可以被一组兼容用户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面向多合作任务的多报价标书移动群智感知激励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考虑一个移动群智感知系统包括一个社交网络应用平台和一个在线社区,该在线社区中存在一批用户。
本发明所述一种面向多合作任务的多报价标书移动群智感知激励方法,社交网络应用平台和用户之间体现为一个反向拍卖过程,步骤如下:
步骤201:社交网络应用平台发布一个任务集合T={t1,...,tm},对于每个任务tj∈T需要至少rj个人去完成;
步骤202:设在线社区中的用户集合为U={1,2,...,n},每个用户i∈U提交一个标书Bi=(βi,ξi),其中为ki个任务-报价对,为任务集合T中的任意一个任务,为用户i执行任务想要获得的最少报酬,也称为报价,为用户i执行任务的真实成本,ξi为用户i可以合作的一组用户的集合,称为用户i的兼容用户集;
步骤203:社交网络应用平台对所有用户执行兼容用户分组过程,产生G1,G2,...,Gd共d个兼容用户组,设G=={G1,G2,...,Gd}为d个兼容用户组的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7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