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扭疲劳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7157.X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常有;傅奎;张义民;黄贤振;朱丽莎;杨周;张旭方;姚国;吕昊;吕杭原;谭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22;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载装置 被测试件 第一端 拉扭 疲劳试验台 支架 拉伸 结构试验 扭转试验 疲劳试验 台本发明 周向固定 并轴 试件 能耗 扭转 试验 | ||
1.一种拉扭疲劳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被测试件(2)及加载装置;
所述被测试件(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端;
所述加载装置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端对应并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加载装置和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端对应并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加载装置;
所述第一加载装置对被测试件(2)的第一端扭转并轴向固定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加载装置设置在支架(1)上;
所述第二加载装置对被测试件(2)的第二端拉伸并周向固定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加载装置设置在支架(1)上;
所述被测试件(2)第一端的个数为三个,三个被测试件(2)的第一端分别为垂向第一端(203a)、侧向第一端(201a)及正向第一端(202a);
所述被测试件(2)第二端的个数为三个,三个被测试件(2)的第二端分别为垂向第二端(203b)、侧向第二端(201b)及正向第二端(202b);
所述垂向、侧向及正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加载装置的个数为三个,三个第一加载装置分别为垂向第一加载装置、侧向第一加载装置及正向第一加载装置;
所述第二加载装置的个数为三个,三个第二加载装置分别为垂向第二加载装置、侧向第二加载装置及正向第二加载装置;
拉扭疲劳试验台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直线位移传感器和角位移传感器;
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被测试件(2)的拉伸变形,并将所测的直线位移量传输给中央处理器;
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被测试件(2)的扭转变形,并将所测的角位移量传输给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和显示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直线位移量、角位移量及被测试件(2)变形数据模拟破坏过程,得到计算结果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扭疲劳试验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载装置包括扭转组件(3)、扭转组件驱动装置和第一连接组件;
所述被测试件(2)的第一端借助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扭转组件(3)连接,所述扭转组件(3)借助于第一连接组件轴向固定被测试件(2)的第一端;
所述扭转组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扭转组件(3)使其对被测试件(2)的第一端实施扭转;
所述第二加载装置包括拉伸组件(4)、拉伸组件驱动装置和第二连接组件;
所述被测试件(2)的第二端借助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拉伸组件(4)连接,所述拉伸组件(4)借助于第二连接组件周向固定被测试件(2)的第二端;
所述拉伸组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拉伸组件(4)使其对被测试件(2)的第二端实施拉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扭疲劳试验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转组件驱动装置包括扭转驱动固定端和扭转驱动移动端,所述扭转驱动移动端相对扭转驱动固定端直线移动;
所述拉伸组件驱动装置包括拉伸驱动固定端和拉伸驱动移动端,所述拉伸驱动移动端相对拉伸驱动固定端直线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扭疲劳试验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扭转组件(3)包括导杆(302)、扭转轴(301);
所述扭转轴(301)轴向固定且周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扭转轴(301)借助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被测试件(2)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扭转轴(301)上固定设置有加长耳座(3012),所述加长耳座(3012)与导杆(302)铰接,所述导杆(302)与扭转驱动移动端连接,所述扭转驱动固定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扭转驱动移动端相对于所述扭转驱动固定端的移动推动或拉动所述导杆(302)运动,带动所述加长耳座(3012)和扭转轴(301)围绕所述扭转轴(301)的轴线旋转,实现被测试件(2)第一端沿周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71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