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与触摸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7374.9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2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仓泽隼人;石崎刚司;安住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9G3/20;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永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触摸 检测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与触摸检测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层;透明基板;多个触摸检测电极,布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屏蔽电极,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上,所述屏蔽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分开;绝缘层,布置在所述触摸检测电极与所述屏蔽电极上;以及半导电层,布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其中,所述绝缘层布置在所述半导电层与包括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和所述屏蔽电极的层之间。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10月08日,申请号为201210377952.6,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触摸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触摸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显示装置受到关注,其中,作为所谓的触摸板的触摸检测装置被安装在诸如液晶显示装置或触摸板的显示板上,以及显示板被集成,且各种按钮图像等显示在显示板上,从而能代替正常机械按钮来输入信息。由于诸如键盘、鼠标或小键盘的输入装置在具有触摸板的这种显示装置中是不必要的,所以该显示装置往往不仅被广泛用于计算机,而且被广泛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诸如手机)。
需要有一些具有相对简单的结构以及能够实现低功耗的诸如光学式和电阻式以及电容式触摸板的触摸板系统。然而,存在由于变频荧光灯、AM无线电波、AC电源等引起的噪声(外部噪声)通过触摸板传播而造成电容式触摸板出现故障的风险。
已提出了用于提高对这种外部噪声的抵抗的某些类型的触摸板。例如,在第JP-A-2010-277461号(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在显示面中的多个扫描电极(驱动电极)和与扫描电极相交的多个检测电极(触摸检测电极),并通过使用在这些交叉点处由于外部近场物体而形成的电容变化来检测触摸。在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触摸检测电极周围提供屏蔽电极以围绕触摸检测电极来减小由于外部噪声导致的误检测风险。
发明内容
由于通常希望在触摸板中驱动电极和触摸检测电极几乎不可见,所以期望使这些电极变得不明显。
鉴于以上,期望提供一种允许电极变得不明显的显示装置、触摸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层;透明基板;多个触摸检测电极,布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屏蔽电极,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上,所述屏蔽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分开;绝缘层,布置在所述触摸检测电极与所述屏蔽电极上;以及半导电层,布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其中,所述绝缘层布置在所述半导电层与包括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和所述屏蔽电极的层之间。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层;透明基板;多个触摸检测电极,布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多个驱动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电极相对;布线,耦接所述驱动电极与连接垫;屏蔽电极,布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所述屏蔽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分开;以及绝缘层,布置在所述触摸检测电极与所述屏蔽电极上,其中,所述屏蔽电极被布置使得所述屏蔽电极在平面图中不与所述布线重叠。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摸检测装置,包括:透明基板;多个触摸检测电极,布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屏蔽电极,位于所述透明基板上,所述屏蔽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分开;绝缘层,布置在所述触摸检测电极与所述屏蔽电极上;以及半导电层,布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其中,所述绝缘层布置在所述半导电层与包括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和所述屏蔽电极的层之间。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触摸检测装置,包括:透明基板;多个触摸检测电极,布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多个驱动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电极相对;布线,耦接所述驱动电极与连接垫;屏蔽电极,布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所述屏蔽电极与所述触摸检测电极分开;以及绝缘层,布置在所述触摸检测电极与所述屏蔽电极上,其中,所述屏蔽电极被布置使得所述屏蔽电极在平面图中不与所述布线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73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