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刻度尺的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9777.7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世贵 |
主分类号: | B43K29/08 | 分类号: | B43K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刻度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器材领域,特别地,涉及带刻度尺的笔。
背景技术
通常的笔与刻度尺是分开的两样工具,有时忘记携带刻度尺,则会给测量和绘图带来许多不便。目前市面上也有笔杆上标有刻度的笔,这种笔虽然能够进行测量,却仍无法依照笔杆上的刻度绘制直线。也有的笔在笔套的笔帽挂上标有刻度,这种笔虽然同时能够测量和绘制直线,但是笔杆长度有限,绘制较大图形的直线时很不方便。
申请号为201120245083.2的中国专利带刻度尺的笔,公开了包括笔杆、笔头和刻度尺,所述刻度尺为直尺;笔杆上设有刻度尺卡槽,所述刻度尺与刻度尺卡槽卡合,所述刻度尺可从笔杆内的刻度尺卡槽上拆卸下来。该专利把刻度尺直接卡和在笔的外层,由于刻度尺是长方形的,而笔是圆柱形的,从而使得把刻度尺设置在笔的外层会使得笔不够圆滑,在使用过程中会使手非常不舒服,特别写字写久后,对手会有磨伤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使用更方便的带刻度尺的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带刻度尺的笔,以解决现有带刻度尺的笔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带刻度尺的笔,包括笔本体和笔尖,其中,所述笔本体上设置有尺槽,尺槽与笔本体平行,尺槽设置为凹陷入笔本体内部,尺槽内部两边设置有活动槽;尺槽上设置有扣板槽,扣板槽设置为环绕笔本体的弧形,扣板槽内部设置为凹陷形,扣板槽一端的两边设置有活动槽,扣板槽领一端的边上设置有卡槽;扣板槽内设置有嘴槽,嘴槽设置为“嘴”形;尺槽内设置有刻度尺,刻度尺一侧设置刻度线,刻度尺另一侧的两端设置有卡轴,卡轴设置在活动槽内;扣板槽扣合设置有扣板,扣板设置为圆弧形,扣板一侧的两端设置有活动轴,活动轴与活动槽活动连接;扣板另一侧的边上设置有卡扣,卡扣与卡槽卡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尺槽的长度比刻度尺的长度长,尺槽的深度值比刻度尺的宽度值大。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尺槽的长度为21㎝-23㎝,尺槽的深度为0.5㎝-0.8㎝,高度为0.2㎝-0.4㎝。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刻度尺的长度为19㎝-20㎝,宽度为0.4㎝-0.7㎝,高度为0.15㎝-0.3㎝。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刻度尺使用金属材料制成。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扣板槽与尺槽垂直设置。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扣板槽设置在尺槽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把刻度尺直接设置在笔本体的内部,需要的时候把刻度尺拉出来进行测量和使用,从而更加方便使用和测量,与现有的一些把刻度尺设置在笔的外层相比也有着使笔更加平滑,不会改变笔筒的外部圆弧的结构,从而使得用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手造成磨伤等情况。
2.本实用新刻度尺使用金属材料制成,从而更加加强了硬度,方式使用过程中损坏等情况,提高使用寿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取出刻度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装入刻度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扣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笔本体、2笔尖、3扣板槽、4嘴槽、5活动槽、6卡槽、7尺槽、8刻度尺、9卡轴、10活动槽、11扣板、12卡扣、13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带刻度尺的笔,如图1所示,包括笔本体1和笔尖2,笔尖2设置在。所述笔本体1上设置有尺槽7,尺槽7与笔本体1平行,尺槽7设置为凹陷入笔本体1内部。尺槽7的长度比刻度尺8的长度长,尺槽7的深度值比刻度尺8的宽度值大。尺槽的长度为21㎝-23㎝,尺槽的深度为0.5㎝-0.8㎝,高度为0.2㎝-0.4㎝。尺槽7主要用于存放刻度尺,从而使得在不使用的时候能偶很好的存放。尺槽7内部两边设置有活动槽10,活动槽10用于卡扣刻度尺,防止刻度尺被拉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世贵,未经吴世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9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