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规模养殖经济型蚯蚓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0140.X | 申请日: | 2017-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廖威;王桂文;钟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威;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50/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22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规模 养殖 经济型 蚯蚓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蚯蚓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以木薯污泥为原料养殖蚓蚯蚓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全国、全省各地、各级政府积极提倡环境保护,大力支持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发展,而广西缺少生产生活垃圾生态处理手段的背景下提出的专利申请。项目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蚯蚓的生态养殖对环境保护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其次,可以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延长产业链。最后,可以带动农业从传统的低效农业转向较高技术含量的高效型农业当中来,以环境保护为中心的环保农业体系,最终达到促进环保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带领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蚯蚓可作为水产饲料、食药品原料及垂钓用品,如数千年来地龙属于一种常用中药材,也可作为家禽家畜等经济型动物的肉类饲料。蚯蚓粪可作为果蔬花卉的有机肥料,也可作为板结土壤改良材料,可提高膨松度、保水固肥;技术方案中既根除了木薯污泥的污染、减少公司处理废料的投入,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实现了清洁生产和零排放。
广西的木薯种植与加工占全国的60%以上。在木薯加工过程中,淀粉车间和酒精车间每天产生大量的淀粉废水和酒精废醪液。淀粉废水和酒精废醪液通过厌氧发酵系统产生沼气的同时累积了大量的污泥浓缩液,这些污泥浓缩液经过添加絮凝剂后压滤形成污泥,这些污泥就是工厂的固体废弃物,污泥的数量非常巨大。例如,某厂每天产生这种木薯污泥200吨。这种污泥的含水量一般为90%左右,有机质含量高达40%,颜色发黑,粘性很大,含有大量的甲烷杆菌,pH值为4左右。具有这种物化性质的木薯污泥很难直接使用,利用价值不高,所以生产单位必须对木薯污泥进行处置。目前的方法是填埋,生产单位雇佣大型卡车拉到指定地点填埋,甚至是露天放置。此种方式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产生了巨额的运输费和人工处理费用。特别是,木薯污泥在雨水的冲刷下,流动到周围地区,形成了严重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受到当地居民的抵抗。处置大量的木薯污泥,每年浪费大量的资金,因此给生产单位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据不完全统计,该公司每年不得不浪费650余万元在污泥的处理上,这些资金的投入如无底洞,严重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经营收入与经济增长。
技术方案中考虑将大规模蚯蚓养殖和木薯污泥无害化处理结合起来实施,一举两得,大大降低二者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规模养殖经济型蚯蚓技术,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养殖流程:
流程一:平整土地一块,面积根据处理木薯污泥的总量而定,要求三通一平,设围栏防天敌。
流程二:架设农用大棚,棚宽8米,顶高6米,长不限,可以升降,小型铲车可入内操作,并安装内外喷淋,用于调整温度和湿度。
流程三:设置原辅料场,功能分区,轮流堆放。
流程四:木薯污泥预处理后堆垄发酵,转化成蚯蚓饵料。
流程五:棚内铺2条垄的蚯蚓基料,垄宽1米,高0.1米,长40米;垄间距3米。
流程六:安装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pH值、土壤含氧量、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共6个专用探头,优化养殖参数。
流程七:投放5月龄的大平二号蚯蚓做种苗,每米均投10斤,蚯蚓钻入基料后头3天不喂食。
流程八:当基料完全粪化,开始上投木薯污泥饵料,品形垛堆间距10厘米,饵料颗粒直径不超过3厘米;喂料量以2天吃完为宜;待新添饵料粪化完全,再添加新料,如此反复。
流程九:加料时采用自动加料机,用铲车把污泥放到三轮车上的加料斗里,三轮车行走在两垄间,污泥经过泵压同时分流到两条斜臂里,流到终端出口处被旋转刀切成薄片,均匀散落在垄面上。
流程十:当垄面蚯蚓粪厚度达到2厘米时,把蚯蚓粪侧刮后再喂新饵料;侧刮的蚯蚓粪如有蚯蚓蛋则创造孵化的条件,湿度稍低10%,其他条件与蚯蚓养殖一样;
流程十一:日常管理中,温度控制在15℃~30℃之间,温度偏低时垄席加盖草帘,偏高时开外喷淋;开启内喷淋控制湿度在50%~70%之间;pH值控制在中性,当pH值小于6时,松料床,并加喂碱性饲料,当pH值大于8时,松料床,喷洒弱酸溶液。
流程十二:采用断代方式养殖,一般45天为一个周期,分离的成蚓转至新垄,剩余的蚯蚓蛋待孵化,如此循环;当蚯蚓密度达到每立方米4万条时,或者每条蚯蚓重量达到0.5克左右时就可以采收,采收时采用驱光法分离;此种方式养殖的蚯蚓每年每亩达5吨以上,蚯蚓粪每年每亩75吨以上。
流程十三:采收后的蚯蚓和蚯蚓粪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后即可供应市场,蚯蚓作为生物饲料的原料,蚯蚓粪作为生物有机肥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威;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廖威;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01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蚯蚓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木薯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