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薯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10151.8 申请日: 2017-06-03
公开(公告)号: CN107156067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5
发明(设计)人: 廖威;李富山;钟梅清 申请(专利权)人: 廖威;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A23K50/90;C02F1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0226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木薯 污泥 资源 处理 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和蚯蚓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木薯污泥处理和蚯蚓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在木薯淀粉加工过程中,淀粉车间和酒精车间每天产生大量的淀粉废水和酒精废醪液。淀粉废水和酒精废醪液通过厌氧发酵系统产生沼气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泥浓缩液,这些污泥浓缩液经过添加絮凝剂后压滤形成污泥,这些污泥就是工厂的固体废弃物,数量非常巨大。

例如,某企业每天产生这种木薯污泥200吨。这种污泥的含水量一般为90%左右,有机质含量高达40%,颜色发黑,粘性很大,含有大量的甲烷杆菌,pH值大约为4左右。

具有这种物化性质的木薯污泥很难直接使用,利用价值不高,因此生产单位必须对木薯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置。

目前的技术是填埋,生产单位雇佣大型卡车拉到指定地点填埋,甚至是露天放置。此种方式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产生了巨额的运输费和人工处理费用。特别是,木薯污泥在雨水的冲刷下,流到周边的农村地区,形成了严重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因此,处置大量的木薯污泥,每年浪费大量的资金,给生产单位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

据不完全统计,公司每年不得不浪费1000多万元在木薯污泥的处理上,这些资金的投入严重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经营收入与经济增长,影响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木薯污泥进行无害化、资源化的技术,主要途径就是先对木薯污泥进行预处理和发酵,然后用来作为蚯蚓的饵料,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

1、技术特征一:

新原料。未见使用经过预处理和发酵后的木薯污泥作为蚯蚓饵料的报道;木薯污泥的有机质含量很高,约为40%左右。木薯污泥中还含有大量的甲烷杆菌尸体,蛋白质含量高,因此可以作为蚯蚓的食物。但因为木薯污泥酸性过重,粘度太大,不能够直接喂养蚯蚓,否则蚯蚓会逃逸或死亡。因此,作为蚯蚓的饵料必须先经过预处理和发酵。

2、技术特征二:

木薯污泥的预处理。在发酵之前必须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就是为了能够让微生物在堆沤的木薯污泥堆里生长繁殖,对木薯污泥进行物化性质的调整,处理技术要根据每个批次的木薯污泥进行检测之后,再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预处理。比如,用石灰水调整酸性至中性;加膨松剂到木薯污泥中并混匀,改变透气情况。如不调整酸碱度到中性左右就直接喂养蚯蚓会使蚯蚓逃逸、身体肿胀或中毒反应。

3、技术特征三:

发酵。预处理后进行堆沤发酵,堆沤发酵时添加的辅料和菌种是创新的。辅料是根据本地化原则使用工厂化的杏鲍菇废菌糠,用来降低污泥的粘度,有利于好养菌的繁殖;菌种是自主筛选的发酵生物菌。经过发酵后,原料变得松、软、嫩、细,酸度、水分、气味都适合蚯蚓之后,才能够作为蚯蚓的基料或饵料。

4、技术特征四:

养殖方式。采用堆制养殖蚯蚓,一次性放足饵料,够吃一个生长周期,一般是1-2个月,直至收获期。这种方式即为原位养殖方式,高密度养殖,不需要遮盖,但需要在发酵堆四周挖好排水沟。不用添新料,不用去除蚯蚓粪,仅注意补充水分即可。

5、技术特征五:

收获方式。一般情况下,商品蚓在收获时,用人工分开蚯蚓和蚯蚓粪,但这个工作非常耗时耗工,成本难降低。因此,本专利的内容之一就是开发适宜产品,如生物饲料,改变传统的分离模式,不分开蚯蚓和蚯蚓粪,除杂后直接烘干粉碎做生物饲料的基料。

6、技术特征六:

做成新型的生物饲料。单一的产品蚯蚓或蚯蚓粪都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尤其是蚯蚓,都非常适合做水产饲料,因此本专利中,蚯蚓与蚯蚓粪不需要分离。当蚯蚓的生长周期完成后,整个批次的蚯蚓与蚯蚓粪都用作生物饲料的原料,先除杂,再热空气烘干,最后粉碎,混配麦麸等辅料,包装成品,入库保存。

二、本发明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本发明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即实施步骤)如下:

1、步骤一:

检测每个批次木薯污泥的物化性质,包括pH值、含水率、粘度、有机质含量、农残含量、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抽样时必须是新鲜的木薯污泥,也就是当日木薯污泥,三个班次,每个班次抽样一次。每次抽样要符合统计的要求,能够全面反映该批次木薯污泥的物化性质。

2、步骤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威;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廖威;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01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