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蛋白‑多糖复合物的超声制备方法及功能食品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1525.8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锋;侯婷;梁秋芳;张熙;朱文静;马海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5/08 | 分类号: | C08L5/08;C08L89/00;C08K5/053;C08J3/28;C08J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蛋白 多糖 复合物 超声 制备 方法 功能 食品 应用 | ||
1.大豆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大豆蛋白:0.5~2份;
透明质酸钠: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物,其特征在于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大豆蛋白:1份;
透明质酸钠:1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豆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将大豆蛋白溶解到蒸馏水中,室温下磁力搅拌2h,然后将其静置于4℃环境中过夜;然后将大豆蛋白的分散液于 10000 rpm 在 4 ℃离心 30 min ,得到大豆蛋白浓度为(0.5-2)mg/mL分散液;
(2)将透明质酸钠溶解到水溶液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为(1-10)mg/mL透明质酸钠溶液;
(3)将步骤(2)透明质酸钠溶液按体积比为1:1比例逐滴加入到步骤(1)大豆蛋白溶液中,使得大豆蛋白和透明质酸钠的质量比例为:(0.5~2):(1~10),然后调节混合溶液的pH=3-7;
(4)室温下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逆流超声波处理,具体参数为脉冲宽度1~5s、脉冲间隔1~5s、超声功率密度50~80 W/L;超声频率20 kHz,料液以逆流循环的方式通过超声探头;
(5)超声结束后,室温下静置1h,即得大豆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物溶液,喷雾干燥或者冷冻干燥后得大豆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凝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豆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3)中优选调节混合溶液的pH=5;
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大豆蛋白和透明质酸钠的质量比例优选为1:1。
5.大豆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物负载叶黄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将大豆蛋白溶解到蒸馏水中,室温下磁力搅拌2h,然后将其静置于4℃环境中过夜;然后将大豆蛋白的分散液于 10000 rpm 在 4 ℃离心 30 min ,得到大豆蛋白浓度为(0.5-2)mg/mL分散液;
(2)将透明质酸钠溶解到水溶液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浓度为(1-10)mg/mL透明质酸钠溶液;
(3)将步骤(2)透明质酸钠溶液按体积比为1:1比例逐滴加入到步骤(1)大豆蛋白溶液中,使得大豆蛋白和透明质酸钠的质量比例为:(0.5~2):(1~10),然后调节混合溶液的pH=3-7;
(4)将浓度为(1-5)mg/mL的叶黄素的无水乙醇溶液逐滴加入步骤(3)制备的大豆蛋白和透明质酸钠复合物溶液中,使得大豆蛋白和叶黄素的质量比例为1:1;
(5)室温下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逆流超声波处理,具体参数为脉冲宽度1~5s、脉冲间隔1~5s、超声功率密度50~80 W/L;超声频率20 kHz,料液以逆流循环的方式通过超声探头;
(6)超声结束后,即得负载叶黄素的大豆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物溶液,4℃环境中静置过夜,抽滤后喷雾干燥或者冷冻干燥后得到负载叶黄素的大豆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凝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豆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3)中优选调节混合溶液的pH=5;
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使得大豆蛋白和透明质酸钠的质量比例优选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15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