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1699.4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7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逸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6 | 分类号: | H01R9/26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输入输出 装置 夹持 机构 | ||
一种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通过操作杆的滑动与转动,以带动机壳内机构杆件的连动,借此可以达成快速且便利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与拆卸于DIN导轨上的技术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尤其是指一种通过杆件之间的连动以使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或拆卸于DIN导轨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德国标准化协会(German Standardizat1n Institute)制定出一种标准金属冲压件导轨为称之为DIN导轨,DIN导轨一般是用以固定设置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
为了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到DIN导轨上,在装置上通常必须使用夹持机构。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夹持机构。
美国公告第US 6431909 B1专利公开一种用于安装轨道的可拆卸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安装轨道具有沿支撑部分的相对侧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安装凸缘。该装置具有主体,固定组件和释放组件。固定组件从主体延伸,具有第一和第二接口构件,每个接头构件分别包括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安装凸缘上施加保持力的接触区域。释放组件被构造成用于移除第一和第二安装凸缘两者上的保持力,以允许垂直移动主体。释放组件具有联接到主体以及第一和第二接口构件的接合构件,并且在身体的一侧可接合。
然而美国公告第US 6431909 B1专利是需要通过外部工具才能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于DIN导轨上,一般DIN导轨可以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的空间不足,若需要通过外部工具才能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于DIN导轨上则具有固定设置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不便的问题产生。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于DIN导轨上不便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于DIN导轨上不便的问题,本发明遂公开一种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中:
本发明所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包含:壳体、操作杆、第一夹持杆、弹性组件、旋转杆以及第二夹持杆。
壳体具有配置于上方侧的滑轨以及配置于后方侧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滑轨具有第一滑轨端以及第二滑轨端;操作杆具有枢轴、杆件滑槽、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操作杆通过枢轴设置于滑轨,使操作杆相对于滑轨滑动与转动,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外露于壳体,杆件滑槽具有第一滑槽端以及第二滑槽端;第一夹持杆配置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第一夹持杆具有第一带动部、弹性组件固定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带动部,第一带动部设置于杆件滑槽内,使第一带动部相对于杆件滑槽滑动,第一夹持部部分外露于壳体;弹性组件通过弹性组件固定部设置且固定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旋转杆枢设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旋转杆包含第一旋转带动部以及第二旋转带动部,第二带动部与第一旋转带动部相互组合;及第二夹持杆配置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第二夹持杆具有第三带动部以及第二夹持部,第三带动部与第二旋转带动部相互组合,第二夹持部部分外露于壳体。
本发明所公开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包含:壳体、第一操作杆、第二操作杆、第一夹持杆、弹性组件、旋转杆以及第二夹持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1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